在新一轮内贸领域改革中,商贸物流工作已经开启了新的局面。据悉,今年以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多次对物流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于10月25日主持召开了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工作。此后,11月12日,商务部召开了全国商贸物流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了相关工作。
王选庆表示,接下来的工作将以降低物流成本为主要出发点,重点放在城市物流的发展。同时,作为牵头全国流通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部门,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推动出台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
他在发布会后对《经济参考报》在内的媒体透露,商务部正会同质检总局、标准委、财政部等部门,就如何建立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开展研究,还将研究在个别关键性设备的新标准推广中对企业增加成本的补贴扶持政策。力争在1至3年内完成标准化推广。
“比如说很多企业目前使用的还是非标准化托盘,别小看一个1平方米的托盘,却影响着整个物流的运作。因为标准不统一就使得货架、装卸设备难以匹配,造成空间不能充分运用等系列问题。”他说,“下一步要使用标准化托盘,比如可考虑按照一个价格收购企业原有的非标准化托盘等方式。这需要一定的投入,具体需要的金额还要测算,也要和财政部协商。”
商务部还将进一步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为物流企业减负。王选庆透露,为解决“营改增”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税负上升问题,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正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争取把公路收费也能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还有,关于物流仓储大宗用地减半收取土地使用税、物流业水电同价等政策都会进一步推进落实。“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物流企业的税负会有所下降的”。
除此之外,商务部还将推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继续开展城市物流配送示范工作等。
商务部内贸专家、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表示,今年流通改革的重点就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目前我国商品流通成本包括:因公路等国家基础建设设施所产生的制度性成本;因运输网络不全而产生的迂回成本;因技术落后而产生的自身成本。应从上述三项成本入手,降低流通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