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林权证,就没有融资渠道
在民营纸企看来,规费的问题远远不及林权证的问题棘手。
殷进海无奈地告诉记者,营林是一项投入大回收慢的产业。没有林权证,就等于没有融资的渠道,就没有办法登记、抵押,5年以后才有收成,所以资金的压力是很大的。“中国的林业发展到今天,在统一税收的情况下,内外资是有别的。例如在林权证这一块,如果是内资企业,毫无疑问是可以办理林权证的,但是外资营林企业目前还办不了。”蒋伏利表示,由于没法办理林权证,导致企业萌生无法取得贷款、产生纠纷也无据可依等一系列问题。
据了解,由于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和社会资金纷纷到中国投资林业,当中大多以转包、租赁林地等方式取得林地经营权并进行造林,在客观上,造成了林地承包经营权与林木所有权、使用权的分离,大大打击了企业的营林积极性。
为了解决林权证问题,目前造纸企业已经发展出租地造林、股份合作造林、订单造林、委托造林、林农合作股份制、吸收合并国有林场和地方林场等多种方法。
与国有林场合作无疑可以规避林权证的问题,但记者了解到,国有林场一般不会这样做,因为他们担心要承担风险,所以宁可出租林地。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企业很难得到林地,经营的积极性不高,这个矛盾解决以后下一步应该就是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智光表示。
利好自有林地企业
据了解,成立后的林权所将由林业要素交易中心、林权交易托管登记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大宗林业商品综合交易中心等业务部门组成,提供全国范围林木林地交易托管及信息查询服务、林权证抵押融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大宗林业商品交易等服务。
在强烈的木材价格上涨预期下,业内普遍认为,此次事件将利好自有林地企业。
我国进口木材依赖度达到60%%以上,大部分通过边境贸易从俄罗斯进口,而该国限制木材出口,提高出口关税的动力较强,所以未来木材价格有非常强的上涨预期,从而推高林地价格,因此,专家认为,自有林地的企业将在此次事件中受益,特别是自有林权的企业能够将林地资源在市面上流转,其林地的价值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现金流,也可以在市面上购买林权完善自身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