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的建成运营,对提升南康家具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大有裨益

2014年5月,首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在业界的翘首企盼中尘埃落定,128家林业企业搭乘上“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首班车”。128家企业不仅填补了我国没有“国家级”林业“龙头”的空白,更让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林业企业重拾信心,扬帆远航。
“十二五”期间,国家层面推动林业产业的顶层设计不在少数,评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句话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形容得淋漓尽致,也勾勒出国家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从“龙头”做起的美好愿景。
那么,“龙头”领衔,林业产业跑出了怎样的“加速度”?
聚优发力昂“龙头”
加快林产经济发展,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破解我国林业产业“大而不强”困局的不二之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样板带动作用,对林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将评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提上日程,并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尽管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但各级林业龙头企业对“国家级”的向往已久。自2013年启动首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推评工作以来,各级林业龙头企业如同久旱逢甘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评定国家级“龙头”并非儿戏。龙头企业之所以称为“龙头”,并不仅仅是由于企业的“盘子”大、“钱包”鼓,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担当起“领头羊”角色,领跑林业产业发展。企业规模、带动能力、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社会诚信、持续经营能力、资源环保等八大类26个指标的严苛评审条件,让不少林业企业的热情“熄了火”。高“门槛”的设定不是为了将企业拒之门外,而恰恰是为了聚优发力,昂起更多优秀林业企业的“龙头”,从而反哺产业发展。
2013年拿到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入场券”的企业分为三大类,2015年开始扩大第二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评选范围,凡是以森林资源为加工经营对象,以林产品生产、经营、加工、流通、服务为主业,带动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经营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规模处于行业前列的企业均被纳入推荐范围,其中还包括《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推选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中列举的11类企业。这也为我国林业“龙头”队伍的“扩编”与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龙头”,林业企业可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扶持,这些政策“给养”最终也会反哺产业发展,帮助林业企业丰满羽翼,为我国林业产业做大做强插上腾飞的翅膀。
“抱团”取暖拓集群
从量变到质变需要多长时间?江西赣州南康家具产业集群给出的答案是1年。
2014年,南康家具产业集群产值701.8亿元,比2013年增长56%,净增251.8亿元;规模以上家具企业从2013年的21家增加到2014年的7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家具企业从2家增加到15家;2014年新增自主进出口贸易企业32家,贸易额2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00%。
从作坊生产到机械化生产、从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从内贸到“买全球、卖全球”,1年时间里,南康家具产业集群强势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产业“高地”。面对这样速度惊人的变化,南康并不满足。2014年5月,中国(赣州)第一届家具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南康家具博览会成功“升格”为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西省政府主办的国家级展会;2015年1月,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建成运营,解决了进口木材直接通关和检验检疫的问题,将沿海口岸搬到了内陆,搬到了南康。
南康的成长,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是国家大力扶持产业集群建设的具体体现。而国家层面的扶持远不止一个个产业集群那么简单。
根据《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2013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黑龙江哈尔滨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山东临沂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区、湖南长沙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国南方(赣州)林业科技生态文化示范园4个示范园。
这些示范园建设的意义在于不仅仅提供了一个林业科技成果展示、产学研结合、技术推广和科普教育的综合性科技示范平台,更在于其加速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对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高林业行业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转型“裂变”创品牌
同样是优质果品,有的果品被冠以品牌包装得以走进超市备受青睐,有的果品却只能“流落街头”乏人问津。同样优质,为何果品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大?这就是品牌的魅力所在。
森林食品具有森林属性及珍稀、营养、安全等特点,如今已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然而遗憾的是,不少优质森林食品被养在“深闺”,缺乏市场认可。2015年11月1日,首批“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发布会在浙江义乌召开,36家企业产品获得首批“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殊荣。规范森林食品行业,增强企业品牌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是评选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的初衷所在,首批“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的公布,不仅成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更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森林食品精锐“部队”的实力。
提升品牌如今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之一,“十二五”期间,企业不仅对产品品牌建设情有独钟,越来越多的企业还积极参与企业品牌建设、公益品牌建设,加速企业转型裂变。
2015年3月,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共同举办的全国林业产业诚信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同期还发布了《中国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吉林森工“泉阳泉”牌矿泉水、 龙江森工的“黑森”牌绿色食品,大自然家居的“大自然地板”等50家企业品牌被授予首批“中国林业产业诚信企业品牌”。这不仅是我国林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更对林业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无论是企业“龙头”还是集群“龙头”,是产品“龙头”抑或是企业“龙头”,这些“龙头”都是推进我国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龙头”的带动,林业产业才能跑出“加速度”,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