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表示,从今年起我国将全面实施国家储备林制度,逐步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到2020年,将在全国25个省区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2.1亿亩。林业局将继续协调争取中央资金,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贷款。截至去年底,已落实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8.36亿元,首个试点省(区)广西获国开行放贷11.4亿元。
此外,国家林业局正在修订编制《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拟在2016年至2050年间,布局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我国拟布局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从国家林业局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国家林业局正在修订编制《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拟在2016年至2050年间,布局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国家储备林是指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的工业原料林、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据介绍,2012年,在水光热等自然条件良好的南方7个省区,我国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25个省区六大区域18片基地,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2.1亿亩。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木材供应能力9500万立方米,逐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
专家介绍,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木材供给全面转向以人工林生产为主的标志,将来更多的木材供给是要来自于人工林。今年起,我国将在先期15个省(区、市)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国家储备林制度,在政策上,主要通过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资金,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到2020年,在全国25个省区6大区域18片基地,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2.1亿亩。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木材供应能力9500万立方米,逐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
分析认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2014年木材对外依存度达48%,珍稀树种和大径级原木进口面临断供风险。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木材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提升人工林资源价值。A股公司中,福建金森(002679)拥有森林资源面积44.19万亩,现有林权超过2/3面积初始来自于经营性的商业方式取得,具备林种结构优势,人工林比例较高;丰林集团(601996)已在广西营造速生丰产林20万亩;岳阳林纸(600963)通过成立产业基金,实施林业资产证券化,拥有大量林木资源,其林业面积超过190万亩。
永安林业:全国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
公司是全国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木材、低/中/高密度纤维板、强化/木地板、甲醛、胶粘剂等。公司是国家林业局第一家工业原料林采伐管理试点单位、全国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林业企业、全国耐寒桉树树种研发中心、全国第一家《森林经营方案》获得批准实施,并被国家林业局作为范本在全国推广的企业。公司2015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主营业务从原有林木采伐、人造板生产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木质家具制造业拓展。
丰林集团:中国最大的木业企业集团之一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木业企业集团之一,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在广西的第一个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公司主要致力于中(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营林造林业务,主要产品为多种不同规格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公司自主研制的环保阻燃板已用于北京奥运乒乓球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其他重要公共建筑、车辆船舶,是目前国内唯一替代进口的环保阻燃板品牌。“丰林”牌中/高纤维板是首批国家免检产品和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的环境标志产品2007年在中国国际木业(北京)博览会获得金奖。丰林胶合板远销欧、美和东南亚。2009年公司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自治区十大农业龙头企业”。
福建金森:主营业务为森林培育营造
公司是商品用材林:经营企业。主营业务为森林培育营造,森林保有管护,木材生产销售。公司不断拓展延伸林业产业链,形成以用材林为主体的商品材基地建设、以珍稀绿化苗木为特色的林业种苗繁育、以金银花和草珊瑚及芳樟为主的医药与香料原料林培育、以户外木制品为主打的精细木制品加工四大林业产业。公司长期服务于国土生态安全和木材保障安全事业,获海峡两岸最具魅力的林业品牌企业、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首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同时,公司通过了FSC国际森林认证,具有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FSC-FM/COC”资格。
吉林森工:主营业务为森林培育和采伐
公司是以森林培育和林木采伐为基础,以林产加工为主导、以科技开发为动力,林工贸结合,产加销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森工企业。主营业务为森林培育和采伐、木材、木制品、人造板、林化产品加工和销售、食用菌、动植物、林副土特产品、机械电子、建材、保健品加工和销售、进出口贸易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绿色人造板为主的“露水河”牌刨花板系列产品,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部优产品,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中信建投岳阳林纸:业绩已触底,转型在推进,国改仍可期
主业亏损加大,不良资产剥离进行时。
(1)行业竞争加剧,营业收入下滑: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造纸行业整体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影响,造纸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2015年制浆造纸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81亿元,同比减少11.30%;化工业产品营业收入1.16亿元,大幅增长38.29%,但收入占比较小,对业绩贡献有限。
(2)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搬迁安置费用拉升管理费用:公司2015年综合毛利率13.59%,比同期增加0.05pct。在宏观经济不振、行业景气度低的背景下,公司积极调整各项业务比例。低毛利率产品如商品浆板(1.08%)、包装用纸(5.08%)的营收占比分别较2014年下降5.90、1.51pct,而毛利率较高且保持稳定的印刷、工业、办公用纸业务的占比同比增加6.93pct。另外,化工、木材销售业务毛利率达35.27%和17.77%,分别上升2.69、5.39pct,新增房地产业务(毛利率18.07%)也对综合毛利率有贡献作用。期间费用方面,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控制得当,分别减少15.05%、6.31%,而湘江纸业的搬迁安置费用导致了管理费用同比增加59.81%。
(3)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存货周转率有所改善:2015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的款项占余额的21.72%,同比增加2.86pct,由于行业下游需求疲软,因此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上年增加11.9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由2014年的8.34下降到6.53;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公司2015年依然坚持去库存,主营业务产销率均维持在100%左右,存货周转率保持稳定,由2014年的1.17下降到1.03。
(2)骏泰、湘纸亏损扩大,拖累全年业绩,资产剥离稳步推进:公司制浆子公司骏泰浆纸已连续第三年亏损,2015年1-10月亏损2.7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公司于2015年10月31日将持有的骏泰浆纸100%股权与泰格林纸相关资产进行置换,通过置换后的子公司进军房地产行业(子公司恒泰公司和宏泰公司主营房地产与建筑工程业务,201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83、0.97亿元,净利润1,085.61、225.98万元),但前十月亏损拖累拖累全年业绩;同时,全资子公司永州湘江纸业主营业务利润出现持续亏损,公司对其进行产业调整升级,2014年即开始了湘江纸业搬迁项目,受2015年启动关停并转搬迁项目影响,期间费用及停机损失上升较为明显。
收购凯盛园林转型市政服务,行业潜力巨大,协同效应显著。2015年是公司的业务转型原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5.50亿股,拟募集资金35.53亿元(其中大股东认购10亿元),以9.34亿元收购凯胜园林100%股权,目前正在向证监会反馈阶段。
投资建议:国企改革推动有力,不良资产收缩、新业务拓展以及上下利益一致性的增强有望拉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
(1)布局市政园林产业,行业增速快,发展空间广阔,内部协同效应显著,力争打造央企园林第一股;
(2)对传统造纸制浆主业缩减弱化,调整业务比例增强盈利能力,减少不良资产负担;
(3)诚通获国改试点,改革红利有望落地,员工持股计划绑定上下利益,团队积极性得到调动,发展后劲十足;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考虑定增5.5亿股的摊薄)分别约0.15、0.22元,对应PE分别46、31倍,目前PB1.41,总市值110亿元(考虑定增股本),继续看好公司作为国改潜在收益标的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