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是“中国松脂之乡”,现有松林105万亩,年产松脂约2万吨。封开县农民怎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辟致富路?近日,记者采访了封开县南丰镇山口村村委会东锋经济合作社的农民黄国林,他靠一把松刀,不辞辛苦,长期从事松脂采集工作,发了“松脂财”、住上了“松脂楼”,过上幸福生活。
近日,记者随封开县林业局有关人员走进了南丰镇山口村的一片松林,看到一位50多岁黝黑皮肤的农民,他正做着削剥松树皮、往松树上装薄膜袋等采集松脂前期工作,他就是黄国林。
“我二十来岁就开始采集松脂。”说起自己的工作,黄国林不无骄傲,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他一直坚持干下去,并且一干就是38年。“尽管每年采集松脂时间是从6月开始到11月结束,但是前期工作要从4月份就要着手做了,如选取松刀、开辟松林小路、削剥松树表皮、往松树装薄膜袋等工作必须提前完成。”黄国林说。
一个上午,黄国林敏捷地奔跑在山林间、一把锋利的松脂刀在刚削平的树干上来回划动。黝黑的皮肤、粗糙又长满茧子的双手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以前采集松脂,一大清早就要步行到山上,尤其是到收集松脂时,一边要收集满袋的松脂,一边要用刀割一次树皮,而且还要把收集好的松脂用木桶装好挑到收购点出售,很费时,如今可以开着摩托车去了。”黄国林笑着说:“还可以雇人收集松脂,经销商直接到山下收购,我自己只负责割就可以啦!节约很多时间。”代步工具的“升级”,销售渠道的畅通,让黄国林越来越有干劲。“除了采松脂,还种植3亩水稻,做到采集松脂不误种田。”
目前,黄国林有采脂松树1100多棵,其中承包松树600多棵。去年,采集松脂2万公斤总收入达16万元。
1998年,黄国林就利用采集松脂收入不仅建起了一幢2层楼房,还供2个小孩读书,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一把松刀不仅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而且还采出了幸福生活。
据南丰镇山口村委会村干部介绍,东锋经济合作社有32户200多人,松林600多亩,去年产松脂15万公斤,很多村民像黄国林那样靠一把松刀采出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