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央行周一(1月9日)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定为6.9262,较上日下调594点,创2016年6月末来最大降幅。此外,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1月6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25,按周上涨0.42。
上周五中间价报6.8668,较前一交易日调升639个基点,创2005年7月汇改以来最大调升幅度,16:30收盘报6.9230,23:30收盘报6.9330。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周一亚盘大幅下跌,中间价公布后美元扩大涨幅。截至北京时间9:19,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上涨0.30%或204点,报6.8726。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1分钟走势图
人民币上周三上演绝地反击,并连续三天大幅上涨,离岸人民币大涨了1130个基点。由于流动性告急,离岸空头惨遭“踩踏”。人民币的这次波动被市场命名成了“三日狙击战”,它的发生与人民币流动性紧张、做空成本上升,以及美元本身走弱不无关系。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在报告中称,2017新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波幅加大,体现出央行通过中间价引导汇率趋稳、扭转人民币单边贬值、防范金融风险等意图;从汇改前后波幅的加剧和货币篮子内币种的增加,可以看出中国央行未来进行汇市调控的目标开始兼顾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进入2016年后,中间价与即期汇率之间的背离在加剧,这反映出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加剧;上周人民币出现大幅反弹,一方面美元升值存在一定高估成分,另一方面为防止外汇储备消耗过快,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稳定,中国央行可能也有主动引导汇率的动机。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方向仍将由在岸市场决定,在美元仍然处在强势周期的背景下,整体汇率格局发生改变的重要前提在于中国的商业环境,包括降税减费等政策力度不断扩大,外资在华能获得更好的投资率。

“未来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海外美元指数的波动。”中信建投宏观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分析称,美国经济未来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的能力,加上减税政策未来极可能落地,美联储2017年的加息进程或将加速。此外,尽管近期欧元区与日本通胀水平有所上升,但其货币宽松大概率上仍将维持。因此,货币政策的分化在2017年仍将给美元指数带来上行动力。
在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看来,中国央行不会也不应该刻意“保7”,“如果美元指数从102跳到105,人民币对美元会破7,但估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未来仍将维持在94~95的水平。”
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2017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会继续存在,但是贬值的幅度不是没有边际的,我们有一个底线,不能让汇率贬值超过25% 。
各界当前的共识在于,中国不会刻意在美元走强的时候使得人民币被动跟随,但仍可能进行一定干预来防止汇率超调。干预的代价便是消耗外汇储备,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各界对外汇储备缩水的担忧。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末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01万亿美元,环比下降411亿美元,较上月收窄280亿美元。外储巅峰期则是2014年的3.99万亿美元。丁爽认为,在此情况下,监管层可能会加强对资金出境的合规性审查,“如果条件成熟,中国将在未来2~3年内走向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循序开放资本项目。眼下,国内的结构性改革比汇率问题更值得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1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262元,1欧元对人民币7.2930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920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9308元,1英镑对人民币8.5087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0696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831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16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217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405元,人民币1元对0.64386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6493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1.979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3.06韩元,人民币1元对0.5288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4006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2.0514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9584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1.0172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059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300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52454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586墨西哥比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