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CIDE门展为代表的系列专业门展推动了我国木门产业发展

ERCBWC与INBAR战略合作
稳中求进 砥砺前行
2016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对于林业产业而言,发展潜力也逐渐显现,向着自己的“小目标”又迈近了一步。
2016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万亿元。从2001年的4090亿元到2016年的6.4万亿元,16年间增长了15.6倍。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36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和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这所承载的不仅是数字上的简单增长,更是对林业产业努力一年的最好证明。

第三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全国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既为林业扶贫提出了新要求,又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林地资源是山区群众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林农最丰厚的家产,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同时,林业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技术相对容易掌握,非常适合贫困群众一家一户从业和经营。2016年,贫困地区立足实际,积极发展特色绿色富民产业,强化了林业产业扶贫的带动力。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林业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提升了林业产业对脱贫攻坚的贡献率。

“生态四板”上线

杜仲产业发展促进会在京成立
作为贸易壁垒的重灾区,2016年的林产品国际贸易依旧不太平静。从“林木宝事件”的后续问题到胶合板、木地板领域的“双反”问题,都对“中国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林业产业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更为可贵的是,2016年,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带领林企积极应诉,维护行业利益,整个行业抱团应对,提升了中国林业产业的凝聚力;并始终坚定发出“行业声音”,让林业产业的“中国声音”更有底气。
2016年,国家顶层设计依旧给力。从年初《关于推进木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到《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命名办法》印发,再到年末《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发布。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明确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将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对于加快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在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历史坐标上,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战的开启之年,林业产业跨出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新的历史。

林业产业已成为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事件
1
第三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勾勒发展蓝图
回放
2016年12月23日,第三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会上指出,要加快创新发展、增加绿色供给,实现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并提出要落实好发展新兴产业和富民产业等8项重点工作。会上播放了中国林业产业精品展示专题片,国家林业局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林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理由
1.结合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勾勒出林业产业发展蓝图。
2.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明确八大重点工作,顶层设计指明了林业产业创新升级的主攻方向。
3.林业产业精品展示和发展基金的注入,给处于转型关键期的林业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提振了产业士气、鼓舞了斗志。

事件
2
回放
“竹缠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际竹藤组织(INBAR)战略合作
2016年12月14日,国家林业局竹缠绕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ERCBWC)与国际竹藤组织(INBAR)签署合作备忘录及合作协议。双方设立专项资金,共同开展与竹子特别是竹缠绕复合材料有关的开发、示范、培训与交流活动。
理由
1.ERCBWC与INBAR合作,推动中国“竹缠绕”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与推广。
2.促进“竹缠绕”技术研发及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3.提升竹子作为新世纪材料的价值,对产竹国家的竹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盘活全球闲置竹资源。

事件
3
《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发布
回放
2016年12月20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从战略高度谋划布局,推动杜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规划期内我国杜仲产业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指明了我国杜仲产业的发展方向。
理由
1.杜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改善,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
2.《规划》明确提出五大重点建设任务,将加速推进杜仲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3.顶层设计引领基层探索,宏观布局将助力杜仲产业提档升级。

事件
4
“双反”复审冲击我国木制品行业
回放
2016年,美国多次在胶合板、木地板领域对我国采取“双反”措施,我国木制品行业企业面临经济效益、内部管理、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考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带领林企积极应诉,维护行业利益。
理由
1.“双反”措施不仅直接影响我国木制品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对我国在国际上的贸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2.“双反”措施挫伤了国外企业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在美国“双反”的示范作用下,其他国家也纷纷对原产于我国的产品发起“双反”调查,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双反”措施导致内销市场竞争加剧,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4.整个木制品行业抱团应对,有利于提升中国林业产业凝聚力。

事件
5
林业产业搭上“互联网+”快车
回放
2016年7月,我国首家生态林业一体化电商平台“重返森林”APP正式上线,通过线上整合涉林资源,让消费者一站式定制和消费林区所有旅游、体验、养生等项目及森林生态产品。2016年12月27日,全国首个生态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大森林商城”在安徽池州上线,“可视、可溯、可信”的全新电商模式,促进了林产品消费升级。
理由
1.两大平台的上线践行了“互联网+林业”理念,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指引下,全面支撑引领了林业产业现代化建设。
2.推动了林业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打造出林产品生态产业链智慧交易服务的平台。
3.电商平台与商业孵化器完美结合,为生态林企转型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电商运营服务,为林企带来无限商机。

事件
6
木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出台
回放
1.《意见》明确了木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引导木门行业规范化和健康化发展。
2.木门产业发展对木材加工业、住建业、家居产业等具有重大影响,《意见》出台对于促进民生林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针对处于转型适应期的木门产业,《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木门产业的政策和组织保障,为木门产业发展扫清障碍。
理由
2016年3月21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推进木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从提高木门产业宏观调控水平、争取落实产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木门产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强化行业维权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木门产业的政策和组织保障。

事件
7
“生态四板”成为林企上市的跳板
回放
2016年4月20日,“生态四板”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上线,主要为中国生态产业企业和机构提供挂牌上市、融资服务和孵化转版等全套金融服务,助力国家绿色发展。
理由
1.“生态四板”是目前我国首个生态产业产股权交易平台,也是国内唯一的生态产业产股权交易市场。
2.与前三板不同,“生态四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是林业中小企业踏入资本市场最平稳起步的地方,具有快速、高效、实用等特征。
3.有巨大的项目库、资金池、资源池等,为挂牌企业输出资源,孵化、培育生态项目。
4.申请挂牌流程不复杂,挂牌后生态企业的知名度能得到提升,可获得更多资本市场的关注。

事件
8
全国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工作启动
回放
2016年7月1日,国家林业局印发《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命名办法》,旨在推动林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林业产业集聚融合发展,降低企业成本、发展循环利用、提高集群创新能力、提供社会化生产性服务,带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理由
1.《办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这对于加快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2.有利于产业园区提高自我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3.政策、资金相助,能够保障示范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事件
9
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
回放
2016年9月18日,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负责开展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旨在增强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定标准、程序及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国家林业局要求,在2016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选择不超过10家试点单位(以市县为单位)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理由
1.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品牌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是林业行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战略的重要载体。
2.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将积极适应社会对安全、绿色、健康产品的新需求。
3.试点工作努力将国家森林生态产品推介给社会,推动林业不断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森林商城”电商平台上线
事件
10
林业产业精准扶贫大有可为
回放
1.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大动作,对支持林业产业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2.贫困人口通过林业产业发展实现就业增收,有利于提升林业对脱贫攻坚的贡献率。
3.林业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对于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真正实现兴林富民具有重要意义。
理由
2016年4月19日,国家林业局与农业部等九部门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6月12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通知》印发,将林业产业作为贫困地区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