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产品制造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绿色时报
2017-03-02
阅读次数:2384
阅读字体 【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林产品制造业出口规模经历了大幅增长,尤其是人造板、家具等产品的体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然而,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同时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在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近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制造业升级计划,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造业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进行数量型扩张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重申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用30年的时间将我国建设成世界领先制造强国的目标。专家学者在此背景下,从木材加工及木制品、纸浆及其纸制品行业入手,比较和分析了中国与欧美等林产工业强国的贸易竞争力,以期找出差距,为我国林产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建议。

  

 

  出口增长显著

  交互能力有待提升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大规模、深层次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进口产品关税大幅度削减,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中国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了全球生产网络之中。正是这样的大背景下,1995年-2011年,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占比从84%下降到81%,反映了中国进口了更多的中间投入品用于生产出口产品。

  总结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林产品制造业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份额(表1)可以发现,1995年-2011年间,在木材及木制品行业上,中国在世界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从5.1%上升到11.2%,跃升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除中国外,德国和巴西的木材及木制品世界出口份额也经历了不同幅度的上升。同期,美国、瑞典、芬兰、法国、英国与加拿大木材及木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均表现为下降。而在纸浆和纸制品上,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的出口份额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份额的提升主要归因于竞争效应,即中国在贸易伙伴所占市场份额的提升。虽然中国在木材及木制品上的竞争效应为7.5%(表2),但是出口目的地市场总体需求的萎缩(拉动效应为-0.1%)以及适应市场动态变化能力的欠缺(交互效应为-1.3%),拉低了中国木材及木制品世界出口份额的最终增幅。中国纸浆和纸制品方面的情况同样如此。因此,中国面对世界市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优势尚不明显

  部分行业依赖进口

  反映一国在特定行业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常用到巴拉萨指数。巴拉萨指数大于1表明该国在特定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否则表明不具有比较优势。巴拉萨指数(表3)显示,中国在木材及木制品上尚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纸浆及纸制品上呈现比较劣势。

  衡量特定行业的比较优势时,巴拉萨指数仅考虑了出口,而国家之间往往在特定行业上进行双向贸易,且各个行业的规模也存在着差异,巴拉萨指数因而有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一国在特定行业上的国际竞争力。考虑到此问题,本文使用拉斐指数进一步考察各个主要国家在林产品制造业上的专业化优势(表4),拉斐指数大于0表示一国具有专业化优势,小于0则表明一国具有专业化劣势,指数绝对值越大,专业化优(劣)势越显著。1995年-2011年间,中国木材及木制品的拉斐指数保持在0-0.2之间,说明中国在该行业上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优势;中国纸浆及纸制品的拉斐指数由-0.8提高到-0.3,说明中国在该行业上的专业化劣势呈现出改善的态势,然而,由于拉斐指数的数值仍小于0,中国纸浆及纸制品仍然处于专业化劣势地位。

  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双边标准化贸易收支情况(表5)也为分析中国林产品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提供了依据。以美国为例,1995年-2011年间,在木材及木制品行业上,中国对美国的标准化贸易收支始终为正,但其数值从77.4%降低到36%,表明中国对美国处于净出口状态,但其程度逐步减弱;自2007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在纸浆及纸制品上处于净进口状态,标准化贸易收支持续降低到2011年,反映了中国对美国进口依赖程度不断升高。纵观整个观测区间可以看出,中国在纸浆及纸制品上对欧美林产品制造业强国的进口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虽然在木材及木制品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与芬兰、加拿大等林产工业强国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加强人才储备

  汲取精华提高品质

  入世以来,中国更积极地融入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潮流之中,一举奠定了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也成为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然而,与欧美林产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森林资源匮乏、质量不高,林产品制造业体量大、效益低的问题,产业升级任务艰巨而紧迫。因此,缓解上述问题,成为林产品贸易强国,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强对国外先进林业科技成果的消化和吸收,提升高品质、高附加值林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短期来看,我国从事林产品制造业的低端生产环节能够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我国同时面临生产环节固化带来的长期风险,这就需要我国不断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努力缩小与林产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依托本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逐步提高我国林产品的质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加偏好国际知名品牌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中国林产品企业要转变低价低质、数量扩张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更加赢得本国乃至国外消费者的青睐。

  大力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林产品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产品的竞争力背后是人才技能的竞争力,林产品制造业强国强在能够培养出国际一流的高技能人才。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适合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才干的体制机制,这对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林产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意义巨大。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