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贸易摩擦案金额创历史最高 明年或更严峻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称,明年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贸易救济工作也会面临更大压力,由于各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仍然低迷,各国产业和企业对我国市场倚重将更为突出,以不公平贸易方式扩大在我市场份额的情况有可能加剧。
据介绍,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情况下,今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截至11月份,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此外,我国还遭遇美国337调查6起。涉案总金额共约120亿美元。
作为应对,周晓燕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8起、反补贴调查3起;还对8起反倾销案件和1起反补贴案件做出裁决。此外,终止1起反倾销原审调查;通过复审,全部或部分终止5种进口产品的反倾销措施。WT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34起,反补贴调查23起。预计2009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将达230起-250起,同比增长将达11%-20%;新发起反补贴调查将达41起,同比将增长193%。
2、李毅中:明年工业增速继续确定为11%
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预测说,今年全年工业增速有望达到11%左右,用工业11%的增速保全年GDP8%的增速没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工信部把明年的工业增速继续确定为11%。
李毅中说,在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等政策的支持下,工业增速已经实现“V”字型的止跌回升,企稳向好。但在李毅中看来,明年才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李毅中说,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明年形势可能总体好于今年,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此轮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过度依赖负债和信用支撑、超前消费的模式,近来储蓄率有所上升,消费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有所减弱。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提出“智慧地球”等新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客观上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压力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