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办厂,你们的木头卖不出去。”
当斯道拉恩索集团(以下简称斯道)中国区总裁宋望球撂下这句狠话时,谈判桌对面的广西方面人士对双方的合作真的有点意兴阑珊了。
这是双方合资的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北海项目)谈判拉锯战中的一个插曲。广西方面与斯道就此项目博弈已达8年之久。斯道是全球最大的纸和纸板的生产商。
近日,多份内部报告披露纸业巨头斯道在圈占广西大片速生丰产林后,不断拖延项目开工日期,进行全球产业腾挪的诸多隐秘手法。
原广西林业局副局长裴安道表示,投资概算220亿的北海项目,早在2002年就签署框架协议书,原定2005年开工。广西林业集团所属企业提供240万亩林地,占股15%,斯道广西公司以资金技术占股85%。虽有斯道在接收林地时一再拖延,北海原料林基地目前也已到位134万亩。
广西方面也曾试图引入竞争对手金光集团,牵制斯道。但斯道利用其注重环保的光环,不但反制成功,甚至使得广西方面取消了“2013年前不建厂就退林”的制约条款。项目控制权就此易手。
在这场引资“相声”中,担当逗哏角色的斯道只要不出场,作为捧哏的广西方面就无可奈何。北海项目博弈的背后,时刻闪现出外资巨头全球产业布局的鬼魅身影。
斯道一再拖延北海项目,用意何在?
首先是圈占中国速生林核心资源。斯道从2008年开始实行产能缩减计划,关闭欧美纸浆厂,重点开拓中国、巴西造纸原材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