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年造纸行业大事件

中国绿色时报
2014-01-02
阅读次数:2478
阅读字体 【

  造纸行业“重启理性系统”

  当国家经济发展趋缓,当纸品市场消费量阶段性触及“天花板”,当部分纸企产能过剩成为顽疾,2013年,造纸行业从感慨昔日辉煌的唏嘘声中回归理性,寻求新的机遇——

  原料紧缺问题、污染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连续几年,造纸行业都被这些问题缠绕,在“怨声载道”中“伤痕累累”。2013年,造纸行业痛定思痛,“重启理性系统”,开始思考如何在经济、行业低迷时期“强身健体”,为迎接下一次发展浪潮做好准备。

  林浆纸一体化的“硬件”开发

  相比以往,2013年造纸行业与林业的关系愈加亲密。在“疯狂”扩产之后,大型纸企逐步回归理性,渐渐意识到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硬件”。

  过去30年里,我国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是艰难而缓慢的,其更多是以一种对造纸企业未来发展期望的概念出现。2013年8月5日,社会的目光重新聚焦林业。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甘肃7省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同时中央财政下拨第一批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12亿元,涉及865个国有林场、职工18万人、经营面积5859万亩。此次国有林场改革是前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延续,是森林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使原来较分散的林地和林场实行规模化管理。

  国有林场改革对于拥有原料基地、能保证原料供应的造纸公司以及本身拥有国有林场的林业龙头公司在高值利用林业资源方面将产生正面影响,其中就有华泰集团、岳阳林纸公司、晨鸣纸业公司等拥有原料林基地的上市造纸企业。

  目前,我国鼓励木浆造纸企业实行林浆纸一体化,也就是说鼓励纸企营造属于自己的原料林基地。而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国有林场改革的相继实施,造纸企业开始思考如何赢得改革红利,为自己武装。

  机遇是转瞬即逝的,不努力是难以抓住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分散在农民手里,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将林地充分利用起来是一个问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老人、部分妇女儿童留在家里,怎样提升林地生产率也是一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有为的企业来说也是机遇。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其他林产加工企业在“抢占地盘”,造纸企业应该早作打算。就像专家所说,对于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多的林地,谁就有可能在将来拥有最大的财富。因为各种生产要素随着科技进步都在贬值,唯有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它是升值的,这个机遇难得。

  “零增长”中的“内功修炼”

  2013年1月到10月,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9734万吨,同比增长0.11%,几近零增长。其中,从5月到9月,月度产量连续负增长。这是造纸行业30年来从未有过的情况。也是2013年,造纸企业变得成熟,从前几年频频试问“怎么办”,到如今静下心来、理性思考、苦练内功。

  专家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市场消费量出现阶段性的天花板;产能过剩,开工不足;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新增产能部分替代落后产能。虽然表面是零增长,但中国纸业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高档产品挤中档产品,中档产品挤低档产品,低档产品被淘汰出局的动态平衡过程。

  对于“零增长”,造纸企业没有“丧气”,反而都觉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第六届中国纸业发展大会上,企业家从自身分析认为,2013年的产量是“零增长”,但销量有很大的提高。再一个投资还在增长。投资的增长不单单是产能的扩张,很大一部分是技术改造,提高效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设备的水平。现在造纸行业在交流当中都有两个共同的词:一个词是“底线”。不论从经销商,还是制造商,还是从使用单位都认为现在各个纸种的价格到了一个“底线”,既然触到底部,必然会慢慢有一个回升的趋势;另一个词是“理性”。对于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造纸企业面对目前的形势都很理性,不再盲目投资,扩大产能。如何做好减法,如何做好加法,企业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一个非常理性的态度。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虽然造纸工业不在上述五大严重过剩行业之列,但是造纸行业现阶段也是产能过剩明显,不调结构,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纸企也在改变着自己,因为只有对行业理性,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2013年1月-9月,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897.82亿元,同比增长18.97%。这里面也不乏企业做减法、做改造、做提升装备水平、提高现代化水平,减少污染的成本。

  “零增长”迫使造纸企业苦练内功,但同时也为其增强竞争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只有经历过一轮一轮“冬天”的洗礼,造纸企业才能练就一副好体魄,我国才能从一个造纸大国走向造纸强国。

  生活用纸的“必需”抢夺战

  2013年的生活用纸可谓是“雾里看花”,一边是降价促销,一边却是大型纸企的纷纷“参战”。金融危机使许多行业“压力山大”、无力反击,而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生活用纸却没有出现衰退迹象,甚至逆势上扬。因此,在市场低迷的大形势下,纸企都开始打起生活用纸的“主意”。

  然而,2013年,生活用纸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从持续坚挺转变为大跳水,降价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实属罕见。而原因不外乎产能过剩、人均消费量增速减缓、同质化竞争加剧、进口纸浆降价等因素影响。专家更是提示,生活用纸产量最近实际上已存在潜在的供大于求情况,趋于过剩。而目前还有几十台生活用纸设备在国外的订单中,还没有进入中国。这些设备一旦投产,生活用纸行业产能过剩会更加严重。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企业如此自信的投入“战争”?一家大型纸企分析认为,中国现在人均用纸量4.2公斤,而北美是23公斤-25公斤,差距非常大。目前北上广、珠三角等地已达到人均用纸量7公斤-8公斤,而二、三线城市这一空白市场还是存在的。政府积极推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这部分市场需求上来以后,对生活用纸的需求量将会有所提升,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3年11月18日,受单独二胎政策刺激,当天早盘“二胎概念股”公司股票涌现涨停潮。除了乳业、玩具,中顺洁柔纸业公司等生活用纸企业在内的概念个股均现涨停板开盘。

  一时间,一股生活用纸产能投放浪潮就要袭来,“枪林弹雨”似乎就在眼前。生活用纸,是产能过剩危在旦夕,还是大型纸企理性思考后的运筹帷幄,当下我们无从知晓,只能等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