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2 Vol.38 No.1 P.61-67
黄山松种群统计分析 POPULATION STATISTICS ANALYSIS OF PINUS TAIWANENSIS 毕晓丽 洪伟 吴承祯 闫淑君 蓝斌
摘 要:根据3个地区的黄山松种群的调查材料,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各个地区的生存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及危险率函数曲线,同时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eyⅡ~Ⅲ型之间;死亡率曲线有两个高峰;不同地区的种群其死亡强度和死亡高峰出现的时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谱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的黄山松种群生长周期不同.以上结果与各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有关.
关键词:种群统计,生命表,生存分析,谱分析,黄山松 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96032). 作者单位:毕晓丽(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系,南平,353001) 洪伟(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系,南平,353001) 吴承祯(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系,南平,353001) 闫淑君(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系,南平,353001) 蓝斌(厦门鹭江大学,厦门361000)
参考文献: [1]冯士雍.生存分析Ⅰ.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2,(3):72~80 [2]冯士雍.生存分析Ⅱ.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2,(4):64~74 [3]冯士雍.生存分析Ⅲ.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3,(1):70~76 [4]<福建森林>编辑委员会编著.福建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43~47 [5]洪伟,吴承祯,林成来等.龙栖山黄山松种群优势度增长规律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17(2):1~5 [6]洪伟,吴承祯,林成来等.福建龙栖山森林群落林窗边缘效应研究.林业科学,2000,36(2):33~38 [7]江洪.云杉种群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7~139 [8]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6 [9]刘金福,洪伟.格氏栲种群增长动态预测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5(3):247~253 [10]Silvertown J W.祝宁,王义弘,陈文斌译.植物种群生态学引论.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7,19~74 [11]苏智先,王仁卿主编.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1~44 [12]吴承祯,洪伟,林成来.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3):274~279 [13]吴承祯,洪伟,谢金寿等.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生命表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0a,11(3):333~336 [14]吴承祯,洪伟著.杉木数量经营学引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b,125~130 [15]吴明作,刘玉萃.栓皮栎种群数量动态的谱分析与稳定性.生态学杂志,2000,19(4):23~26 [16]伍业钢,韩进轩.阔叶红松林红松种群动态的谱分析.生态学杂志,1988,7(1):19~23 [17]祝宁,臧润国.刺五加种群生态学的研究Ⅱ.刺五加的种群统计.应用生态学报,1994,5(2):237~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