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启

中国环保在线
2016-01-11
阅读次数:2604
阅读字体 【

  1月10日获悉,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加工中心,林产品生产和贸易跃居世界首位。“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亿立方米以上。

  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

  从1月10日召开的2016全国林业厅局长会上获悉,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加工中心,林产品生产和贸易跃居世界首位。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亿立方米以上。

  2020年?林业总产值达9万亿

  “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产值年平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5年全国林业产业总值达5.81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400亿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2.6倍和1.5倍。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加工中心,林产品生产和贸易跃居世界首位。锯材、人造板、地板、松香、各类林果等年产量均为世界第一。

  据国家林业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9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800亿美元。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林业部门将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贯彻增绿增质增效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林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并做强做大绿色富民产业,不断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绿色惠民水平。

  本报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2016年,我国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一是加强产业宏观指导。包括编制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立重点林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电子交易和价格发布平台;制定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示整合方案,加强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品牌体系建设;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落实《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竹藤花卉、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

  三是鼓励林业企业“走出去”。促进中俄林业企业合作,推进境外木材加工园区纳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培育海外森林资源,努力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毁林占地现象仍普遍

  张建龙介绍,“十二五”期间,中央林业投入达4948亿元,是“十一五”的1.7倍,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林业补贴政策,包括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补贴政策。与此同时,提高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造林投资等多项林业补助标准,基本建立了林业公共财政政策体系,新增了退化防护林改造投资。

  在林业公共财政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深入实施,中央投入151亿元,完成改造114万户,惠及300万多人。国有林区(林场)道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投资计划。森林保险、林权抵押贷款全面推开,林业贴息贷款规模大幅增加,推出了长周期低利率开发性优惠贷款。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快进入林业。

  但张建龙也表示,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各地乱征滥占林地和湿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十二五”以来,全国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清理排查出非法侵占林地案件47447起、涉及违法占用林地118.8万亩。

  张建龙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首次划定了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四条生态红线,制定并实施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首次构建了国家、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体系,建成了全国林地“一张图”,启动了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初步实现了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开展了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加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管力度,对重点国有林区开垦林地进行了清理回收。

  针对目前林地、湿地保护面临的巨大压力,张建龙表示,“十三五”期间,在继续加快造林绿化的同时,将把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守生态红线。严格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严厉打击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湿地行为。

  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本报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今后五年,我国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确保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效益提升、生态功能改善。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湿地保有量稳定在8亿亩,林业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17%以上,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

  张建龙表示,目前,我国总体上缺林少绿,森林生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森林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现有造林地大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越来越困难。一些地方重造林、轻管护,重利用、轻保护,资源保护和森林经营跟不上,形成了大量低质低效林,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都不明显。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安排,“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继续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着力增加生态脆弱区林草植被。创新产权模式和国土绿化机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快森林城市和森林乡村建设,吸引社会力量造林绿化。

  今年,林业部门将推进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突出抓好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和退化林分修复,抓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三北工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实施新疆巴州等7个百万亩造林项目,推进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以及太行山绿化、山体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全年计划完成营造林任务1亿亩,其中人工造林4000万亩,封山育林、退化林分修复各2700万亩,飞播造林、人工更新各300万亩。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dy103733_p2.html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