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起一面旗帜,对下游地区负责”在云南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上,云南省林业厅宣传中心主任陈正才先生的一句话。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云南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了很大的贡献。 其中云南现代林业建设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
生态建设成效卓著
陈主任介绍说,在西部大开发十年中,云南现代林业建设事业实现了从以采伐木材为主到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变。“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目标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现代林业发展思路,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进全省生态建设,尤其是着力推出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林业六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各地以六大工程为骨干,广泛动员和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扶持和鼓励非公有制造林,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五”以来,云南省年均完成营造林面积500多万亩,2008年造林达700万亩;年均完成义务植树1亿多株。10年来森林覆盖率年均增加0.8个百分点,目前已超过50%;森林林木蓄积量17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46平方公里,每年减少进入河流的泥沙量980万吨,为保护长江、珠江等“母亲河”和国际河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全省消灭了森林赤字,实现了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大部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成为全国生态状况改善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大抓生态建设,为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建设祖国南方地区乃至南亚东南亚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强保证。
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在林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云南省也逐步摆脱了依赖木材采伐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模式,向“做实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复合型、多元化林业产业结构模式发展。全省大力发展林(竹)浆纸一体化、特色经济林、林产化工、木材加工、非木材资源开发、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生态旅游、竹藤等八大林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