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调控压力加大
江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5月,江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1-4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从月度看,物价涨幅呈逐月扩大之势,1-5月CPI同比分别上涨1.4%、2%、2.1%、2.7%和3%。
事实上,5月份江西CPI3%的同比上涨幅度,已经是2009年以来的最高涨幅,而且达到年初省政府制定的物价预期目标警戒线:CPI控制在3%左右。
那么,水灾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否会让江西省CPI失控,甚至引起南方诸省乃至全国CPI大幅波动?
“江西遭遇的洪涝灾害,必然会造成物价波动。”江西省统计局农业统计处处长叶德祥对本报记者坦言,但是他也指出,这种波动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之内的,影响是可控的,而且由于农产品市场是全国开放的市场,资源可以自由流通,因此不会造成不可控制的影响。
叶德祥指出,政府部门也采取相关措施对物价形势给予高度关注。一方面,国家以及其他省市给予江西等受灾重省资金、粮食等各方面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实时监测物价数据,统计局还制定了农产品价格每日一报制度,对价格变化予以高度关注。
江西省物价局相关人士指出,目前江西省已在多个遭受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如资溪、余江、临川等地启动价格应急监测预案,并加强价格监测,防止有人囤积货品、哄抬物价、串通涨价。
6月全国CPI仍将环比下行
有关专家指出,水灾导致的物价上涨无疑会给物价调控带来压力,但是总体来说,我国通胀压力逐步减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接近发改委的有关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5、6月份蔬菜水果大量上市,整体来看农产品价格将会下跌,而南方暴雨对CPI影响不会太大,环比来看,6月份我国CPI仍将维持5月份的下跌态势。
国家统计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食品价格在我国CPI统计中所占的份额在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包括粮食、肉类、蛋类、蔬菜等,对CPI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像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水灾,就属于短期影响因素,对整体CPI影响并不会太大。
据预测,由于基数原因,6月份CPI的同比上涨幅度将会较5月份有所提升,或可达到3.4%-3.5%,这意味着6月份CPI再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制定的3%红线。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由于去年7-9月我国CPI较低,基数影响下今年这三个月CPI同比增速都不会低,但这并不影响通胀压力减弱的总体趋势。(吴婷 李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