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PI创新高不可小觑 后几个月上涨压力依然很大
六月份回落到2.9%后,市场普遍认为中国通胀无忧,物价将会进一步回落。仅仅半个月时间,这种乐观情绪已经荡然无存。虽然这种风云突变有点始料不及,但确实有其合理的成份。
在分析7月份CPI上涨的原因时,官方认为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在7月份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有2.2个百分点是由翘尾因素形成的,另外1.1个百分点是由新涨价因素引起的。二是在新涨价中间,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
因此,对7月份CPI创出新高带来的影响绝不可小觑,并要有应对之策。加强市场管理,严打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炒作农产品价格的行为。如有必要,适度投放储备粮,平抑市场粮价。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保证蔬菜等农副产品运输畅通,积极组织货源、组织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充足。不要急于出台国家定价和指导价的新价格上调项目,能源资源价格上调应该暂缓。
4、财政收入5万亿再引国富民穷之争
2010年前7个月,中国财政收入超过5万亿,同比增长两成半。这也意味着,全年财政收入又向前迈出一步,有可能走进“8万亿”时代。几乎就在财政部公布财政收入数据的同时,国家统计局也发布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在政府政策的带动下,民间投资有启动的迹象。盛来运说,连续5个月来,民间投资增长幅度都超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1月—7月,民间投资增长率31.9%,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7个百分点。截至7月份,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52%,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