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温州服装企业打出“穿在温州”的口号,德国科隆男装展也出现温州服装企业,随后,温州服装商会制定出温州服装业的“十五”规划草案,2002年正式出台。陈敏还建立商会网站,建立自己的展览会,建立自己的图书馆、研发中心,开办技术培训学院等。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些是一种制度化的创新过程。9 Z& b# k: ^' |, z9 v
" x/ Y1 c; P' \0 x9 h, `! B& R 2003年6月25日,陈敏以全票连任会长。 # b( @ n: m2 t+ s8 S% R; R. v2 t. N
“最终我不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慈善家!”4 J2 I. |. d: r: p
' y! S' Z/ Q% B6 _9 T 曾经有会员问陈敏:以后怎么保证接替你的人会像你这样乐于奉献与牺牲?陈敏认为,自己的这一届只是在创新,建立制度,下一任会长在他所搭建好的基础上,并不需要像自己这样投入,只要有个好的秘书长就可以了。$ ~$ x' O M3 R a+ ~9 k ?( C
9 k2 x. i* A. e1 f 陈敏说,不管在企业还是在商会,他都遵循从开始的个人魅力引导到后来的制度建设这个过程。“我在庄吉干了八年,一开始自己就亲自做,从生产流程设计到设备安装,这是用人格魅力来引导一批人,现在庄吉已经走上制度化的过程。”+ j( |' F/ T& s- C8 P7 V
4 t, Q; X* Z, D+ n4 `# V9 f
在庄吉的时候,陈敏带领庄吉的高层、中层全部与工人一起吃饭。到了商会当会长后,陈敏还是与工作人员一起吃盒饭。 ; I, h9 W: d" F9 U$ h ! f( v2 g; w! y4 y. y, T 在商会,他希望在会长位子上的两届六年内,把商会的整个架构搭建好,有关制度建设好,“到时候谁当会长都一样!”2 x2 C w X( N) w7 R( {/ g
5 v/ [; C% K. A7 T( m' T
还剩下两年时间,陈敏就要卸任了。: _0 H8 T; P: W" c5 K; P0 C
: J5 O& J; w) e 在这两年内,陈敏说重点是把商会还没有完善的地方尽力完善,没有具备的功能建立起来。比如温州的服装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在面对国际化市场趋势的过程中,企业不具备从产品设计的研发,到市场营销的拓展、人力资源的开发等一系列条件,商会要针对此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进行社会化的配套。 , M2 m3 ]" B H& s, b& R) r- ~! g; K3 ^+ Q
陈敏还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构想:争取不让会员再交会费,免费入会,资源共享。# E7 [$ A2 e0 X' F
9 Z2 s3 G$ W2 p: Q9 A( ~/ V+ }
据陈敏介绍,目前温州市的服装企业的1000多家中,会员企业还不到50%。“我提供无偿的服务,不卡你,而且不是一个政府部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会员一定会越来越多。” 关于两年后退下来会做什么,陈敏说自己最近正在考虑。他说自己还是想做和商会差不多的事情,不过范围可能不再局限于温州,要做到全国,围绕行业性的活动,行业性的中介服务体系,将经验推广到全国。( Y( t6 _( D* N' g1 K ]
$ I9 Y' h( _. G 他说自己以后想多做些公益性的活动, “最终我不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慈善家!” + C1 E! X" [6 h5 l! L+ _ e) c/ I 0 X6 i. [) y# U& D
解密温州商会:他们掌握数以千亿元计的巨大财富 7 {" o X# E, r& j% s; ?7 t$ V0 k: u) M6 B/ E
来源:民营经济报 http://www.qz123.com 2004-9-14 ' f9 s; s3 o6 i; h' q0 \ 8 B, {" E0 U7 r' \8 k & K2 ?) y3 |. Q5 h7 c3 N6 `! E 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商人的血液中流淌着顽强的商业本能,其足迹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形成可怕的“温州人经济”。世界各地的“温州人之家”———温州商会也随之诞生,国内的温州商会已达到80个之多。这些商会由几百万名远离乡土的温州商人组成,他们掌握着数以千亿元计的巨大财富。 5 h1 }. `. G' `1 M" S% ?9 Z6 ]' \1 L2 R B
据资料显示,早在1906年温州商务分会就已成立,宗旨是“保卫商业、开通商情”,经费“由商家自行乐输,就贸易之大小,助捐费之多寡”;商会会长由“勤奋得力为众商所信服推重者”担任。90多年之后,温州商会依然延续了清朝时的基本模式。 * {, z, t( P ~& ? B
' M: J/ h; V. n% F3 h3 N8 N0 k 商会由普通会员、理事会员和副会长、会长组成。会长采取民主选举的制度:理事会员提出数名候选人,得到两个“婆婆”认可后,由理事会员公开选举。温州人极重在“圈子”里的地位,当选会长说明同行认可自己的地位;商会会长可以方便地联络当地官员,建立私人关系;同时,会长本人的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更容易获得信任,也容易得到银行贷款。1990年代中期,温州本地的原始积累已完成,资本开始出现向外扩张的需求;而异地温州人的营商模式已开始从个体商贩向商圈经营转换,温州店逐渐扩张成温州村、温州街、温州商贸城,“工厂+专业市场”的温州模式开始向外克隆。更复杂的经营需要更高级的组织形式。商会成为现实需要———除了保护自身权益,众多已完成原始积累的异地温州人更迫切的需求是组织起来,集体性地获取信息和资源,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更大程度地实现“挣钱的快乐”。 9 B1 d, }# J+ B3 H, i% Y
5 C, a: V. Z, R9 S* B. m/ e( m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各地温州商会无一例外地恪守“不谈政治”的原则。如此,“民间推动、政府承认(默认)、避免‘抗上’”的合作方式成为三方默契,自发生成的民间商会事实上已被官方公开接受。三方的利益趋同实现了罕见的多赢:商会成立并开始运作后,云南、四川、新疆、辽宁等地从2001年起获得的温州资金均以百亿元计,新增的就业岗位以数十万计;2002年在外温州人创造的GDP相当于温州市的GDP,年终汇回温州的存款达100多亿元。 # a! k% C2 Z* E8 u9 z
7 J. I7 l3 ^' q1 u) P) v* m6 x3 W 与其它异地商会不同,温州市政府成为商人们的坚定同盟者:他们毫不犹豫地协助游说异地政府,甚至提出“先发展,后质量”的思路,加快促成异地温州商会的建会。8 q9 l2 z- I4 h! y
光荣梦想与潜规则- D# T; |4 h$ |" Q: `
8 m+ g1 r" l$ L9 I/ b4 i
只要商会与政府的管理职能的界定没有法律化、制度化,冲突就在所难免。但是一些潜在的规则正在慢慢形成,而这又完全靠的是政府与温州商会之间的一种默契。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现象 作为新的经济活动管理参与者,温州商会与政府管理职能的界定与协调变得敏感。: f. `5 L/ R* O+ K! `1 L5 d
! l; |: R7 |+ O7 h
据温州总商会视为珍品的一份发黄的历史资料记载:宣统三年(1911年),温州水旱交加、民食穷乏,酿成抢米风潮,当政者主张“严惩暴民,格杀勿论”。商会提出,劝令店铺、殷户平价出粜、从速筹款向外地购进粮食,使风潮得以平息。/ s% n1 E; v- \' A- e. I a
) J. a' S; {# @5 v6 M 民国14年(1925年)浙江省长借口森林砍伐与水利有关,通令全省禁止煤炭销运,直接影响炭农和炭商的生计,商会支持的炭业工会上告北洋政府农部,力争解除禁令。 3 r6 i% I, g8 o0 Q- l' H" f( ^7 {* n. z9 l) F
从历史来看,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商会与政府往往会发生冲突。时至今日这些矛盾还是存在。, i2 |3 s& ]% P6 W. G6 s9 i
1 ], ]% V/ r: t6 w E( ^ 内蒙古温州商会秘书长周永年说,在政府面前,其实现在还有很多事情是商会没法办好。 2004年8月16日,《经济》杂志接到温州市苍南县服装商会会长林锋的一份特快专递,内容是关于温州苍南县龙港商业步行街的问题。 9 e- @5 E- L8 f" Z: ]0 [9 ?; J+ E) ^/ P, S' ]/ t$ }
2003年6月,苍南县服装商会决定在龙港镇建立龙港商业步行街。在各方面都已经动工下,到了2003年12月,苍南县房管局认为房屋有安全隐患。随后,苍南县安委会通知工商局,工商局据此拒绝给商户办理营业执照。 % E! I9 k5 t* [0 a & f! d" x7 X( W4 U 服装商会组织房屋安全鉴定后,发现并不存在安全问题,但是房管局、工商局却始终没有松口。直到目前,龙港步行街的商户还是“黑户”。苍南县房产管理局副局长王作坚称,这些商户随便盖房子,没按程序,没考虑后果,就是商会自行出面搞的。, {, C, b( z& d. O* e/ z
: m. w" S. j8 c7 @
温州市苍南县服装商会会长林锋说,镇政府也表过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合法经营,你们哪里都可以经营。而且苍南和温州都是民营经济为主,以前开店从没有这样审批的手续,也没有房管局来制止,而且按照有关法规也不需要提供房屋的安全鉴定。特别是这有利于龙港经济——商会自发组织,政府不掏钱,又可以路面改造。 5 C$ d9 S' y' ~. g3 C: E6 @# g* G% }/ M
只要商会与政府的管理职能的界定没有法律化、制度化,这种冲突就在所难免。而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商会立足点就是保持独立性。 2 R. M$ F- m" F3 h$ C4 R* h- k" a$ ]- Y8 ~ @
自治、自主的商会精神 ' r( d) E" F) |/ Z' {) s3 A 8 g$ R. \. A& W" U5 O" T 在温州和广州采访期间,《经济》杂志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们解放前的温州府商会”,显然,温州府商会是温州商人的光荣与梦想。 ; ^) ^4 l8 Q; D- A$ @' L5 H" V2 E5 E% u! D" S/ s! H
温州府商会是一个高度自治,具有极大自主性的组织。 ) {/ E! Q# C& v' a+ U. E, ?; w8 ~$ v& s5 x
那时商会的一把手叫“总理”,一般来说,他不是从本行业的经营者选举出来,而是要邀请当地的乡绅来担当,这样他们就能够很好地与官府周旋,获得便利,开通商情。温州市工商联调研处处长赵文冕说,当时这些“总理”的派头可大了,平时要见到他们还必须要递上一个“牌子”——相当于现在的名片,“见不见你还是另外一回事情”。 , j2 V+ ^0 n# ~( q: {+ ?. u0 Z+ a- n2 r7 K
虽然当时地温州府商会总理由乡绅担当,但是商会在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却让很多重读这段历史的人激动不已,比如与官府沟通、谈判,民间商事、劳资纠纷的调解,还有洋教堂与老百姓之间的纠纷的处理。 e( ]( X) y/ s$ O& s % Y I5 R4 t" N# O 追求自治、自主是温州商会的一脉相承的内在精神。进入民国时期,尽管政府不断试图控制商会,但在商会会长的人选方面,商会坚持不断向当局争取——希望由真正经商的人来自己主持商会,后来经营木业的大户叶筱甫出任会长。, L2 J5 Z: l. g/ y
; B! q. j- _3 @- t* d& g6 {& n 人们注意到,自1988年温州商会复活以后,追求自治、自主的温州商会精神依然延续。 前不久,《经济》杂志记者在温州服装商会采访期间,正好赶上湖北服装行业协会前来取经。心直口快的服装商会秘书长汪加福很坦率地说:我们的商会行业协会是民间性的,你们是半官方的,我们是不拿政府一分钱的,你们是吃官饭的。( g H0 s0 b7 h* Q( M
+ {- h6 y1 @ w
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吴祖联指出,温州市的商会以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成立的,没有政府公务员,没有政府的一分钱拨款,不像政府以前的拉郎配,不是“二政府”。在实际中,都是按照“自愿入会,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五自”方针。+ M# x) y( {* V! x
! I" N7 x5 p+ A. W
在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提供给《经济》杂志的协会章程中,有如下表述:“本协会的性质以本地区生产和经销打火机及零部件的企业(户)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经济团体组织”。会员的权利其中一条就是:“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Y+ O ^) @$ L. e0 B% p J
8 v2 J# U, X( o2 n 尽管没有任何法规来明确政府与商会的职能界定,但是一些潜在的规则正在慢慢形成,而这又完全靠的是政府与温州商会之间的一种默契。这可以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现象。 6 A" A* Z# R, C1 E% F1 V! L/ J4 M- f : F! h4 J5 U7 v- F7 F% H' ?6 H$ s 据温州市经贸委行业二处副处长张建东说,目前商会、协会已经承担起比如行业规划制定、本行业统计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职能,而这些以前都是由政府来承担。8 S3 x1 J' P3 n* |0 g
: u# V3 i8 n9 ~/ J D L! z l& s 1993年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向温州市市政府提出赋予烟具行业协会四项管理权,包括同行企业开业登记初审权、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权、同行议价制约权、新产品维护权。随后,温州市政府很快就接受此建议,并发出《关于同意鹿城区对打火机行业管理的批复》。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也正是在这样的政府授权下,克服了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加强了行业自律。 温州服装商会从政府手中获得了职称评定权——《温州市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专业技术专业职称评聘实施细则》——这也开了国内商会评职称的先河。 $ {* ~& m, ~7 X. X4 o6 h s$ [+ z* @0 g
张建东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商会、协会将各自行业的信息、资料统计供给决策部门参考,从而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很多时候,统计部门没有的数据,商会就有,而且可能更贴近这个行业的实际情况。 e4 d, o. G! q; V) m! n( v
) j3 E: v& N% g( [. g 更让周受宠若惊的是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上任后13天,就找到周冠成商讨武汉企业的发展问题。: F4 g7 l1 I9 j t$ F
1 F1 S8 B c: s' k: q2 F8 E5 |, W
现在周冠成参加湖北省、武汉市的各种会议。“有时候太忙了,今天还在温州,明天武汉开会,还必须赶回去!”* D$ a" l: z+ s
' p$ `- a- s. |+ \7 M* H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岳清告诉《经济》杂志记者说,他们全力支持内蒙古温州商会,“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 t* z* O0 n4 \1 a0 n* T 2 a: Z$ ~1 L* c/ L$ N: x- N1 F4 N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将此归结为地方政府对自己利益的考虑——温州商会带给他们的是税收、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好处,从交易角度考虑,自然会多加照顾。 [* [: w X% l% X 6 X- Z1 e8 G! ?7 A, W; V8 W2 {5 c 据温州市协作办主任蔡永进提供的数据:目前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累积投资达到1760亿元,创办工业企业1.88万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 ; i" J) S v, T; T2 t3 ] U2 ^4 C
有政府的热捧,温州商会在各地办事如鱼得水。 1 \1 e* u& u# x- i2 ^, \5 A& q. Z8 i% b' k l) y
包头温州商会秘书长陈金楼说,只要有事情需要市委领导解决,商会都会出一个和政府文件一样的商会文件——包头温州商会文件,格式即是内(蒙古)包(头)温字某某号,然后请领导签字就可以,“领导很爽快的!”( p! z. m) b y7 n: D- X8 ?
' r2 F& H+ s3 `! | 在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占据社会资源的大部,相对于处于弱势的企业如何和政府打交道,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是企业的一个重大问题。集中资源与集体谈判是一条现实的选择,这正是温州商会最重要的使命,也是温州商会深得人心的关键所在。 包头温州商会会长常务副会长何经鹏至今仍难以忘却自己在包头的经商经历。* y9 O# |/ z0 D: J3 D
4 ]& U- ]# b( x
何有一家编织厂,规模一直不大,1994年以后一家媒体对何的工厂做了点宣传。没想到第二天何经鹏就傻眼了。工商税务全部上门来查账,原因是既然你何老板这么有钱,就应该来查查,“一年六次啊!虽然我们是守法经营,但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 u; b7 l8 C) {
) [6 o9 M# ]) I t. ?: }
后来何经鹏加入了包头温州商会,他的烦恼终于有了了断。“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感到有多大作用,后来经过商会协调,作用还真大!”何经鹏目前已经成为政协包头市东河区委员会常务委员。# J) a) \3 i. _/ C: B3 c+ m# k! \
! C: r z h* I “你知道吗,我现在和以前查我账的那些工商税务的局长坐在一起,很好协调,根本不像以前。我也有了政治地位。”何经鹏抑制不住激动地说。 3 n% f" `7 R/ S# d. w) y! i* L# z1 M t2 j
本土化与国际化接轨; s/ ?: `& Q/ t7 d7 h
5 M. C" t; ?! ]2 [! J/ g& G
一个关于温州商会的传言说:很多人在见到温州市领导和商会会长的时候,首先会和会长握手,而不是市领导。 M& {5 @1 V0 T" X1 c2 m6 o& V7 L9 F e; l, r
“民间毕竟就是民间,市长就是市长。中国这种情况下,绝对不会出现。”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吴祖联笑着说,不过商会到国外的时候,可就不一样了,通常老外和会长握手而不是和政府官员握手。4 r) B, j5 y! C* p6 [8 v" c3 J
3 H; g& I/ \( m9 x W8 w
温州商会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有时是不可替代的,其中经典之作是反击欧盟对温州打火机的反倾销行动。: q: D, I# B, a; s! v7 n' O
1 A7 v+ w, `! n2 k9 `
2002年6月28日,欧盟决定对中国出口欧盟的打火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当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会长周大虎听到这个消息时,一下子就傻了眼,“反倾销”案件,政府不能介入,而且不能在一些相关场合出面,而周大虎他们从未经历过此事,对“反倾销”一无所知。 2004年7月14日,当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后,周大虎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依然感慨万千。 “大家坐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想打,又觉得自己太小,财力也不够。就这样傻傻地呆了七八天,后来有关专家就说你们怎么还不准备,应诉是有时间期限的,也就十几天了。” . Q' |( [% F E, k7 _8 S1 S, x$ B I
“大家这样一听,更炸了锅。但是‘不打白不打,不打白挨打’。商量后,大家觉得还是只有协会出面,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协会是民间组织,不是政府部门,而且可以集结力量。” ! l0 V5 t8 c% x 6 b3 M* u O# p3 k5 |; _ L$ H! C, q 但在请专家、律师以及启动资金筹钱捐款的时候,20多人在会议室里面僵持住了,谁也不肯第一个掏腰包。“有人给我说,大虎,你不要在最前面捐款,你如果出多了,你让我们后面的怎么办。” 9 q+ O3 h9 [+ r+ x8 d+ z- I% Z1 H9 @5 B& s
“没办法。看来还是要我会长带这个头,于是我捐了10万!” 8 z( v) V8 ?# \% X2 T4 W; W0 [" L9 Z5 Q- ]8 F
后来这次捐款有近百万——也成了第一批打官司的启动资金。开始参与的有20多家打火机企业,最后定下为16家。经招标,协会选择了最贵的一个国外律师。 z2 O; l% \. I& _/ B+ i) {. x1 g7 F- S& J2 {& y9 Z# @
2003年7月25日,温州打火机应对欧盟反倾销一案自动终结,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为代表的打火机企业胜诉。3 K9 I: q( ?& m6 b$ T. T, p
: i6 j* h1 [0 |9 o+ z, ~
“当时我们只知道胜诉的感觉真好,后来才通过媒体知道是中国加入WTO后应对欧盟反倾销诉讼的首次胜利,也是我国地方民间行业协会组织中小企业小产品反倾销胜诉的第一案!”周大虎说。 i$ m; y% M! l7 s6 k( W0 Z ' T# e0 H6 a: h; B 还有一个让温州打火机企业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因为协会出面组织温州打火机企业带来的胜诉,现在不管到哪个地方、部门,十个人有九个人知道温州打火机。“这是我们协会、行业花几千万广告都得不到的效果”。7 N/ z' j, Q8 K- S/ O1 W' 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