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小川: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良好货币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6日表示,央行将加强和证监会以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配合,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注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同效应,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货币、金融环境。
周小川是在第三十七届国际证监会组织年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表示,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全方位开放,适时推出双向跨境ETF,逐步发展扩大QFII和RQFII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积极走出去;另一方面,注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同效益,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与管理,促进跨境资本有序流动,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货币金融环境。
周小川表示,目前资本市场面临三方面的任务。一是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着力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三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国务院启动265亿元节能家电补贴 撬动3千亿消费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推广期限暂定一年;安排22亿元支持推广节能灯和LED灯;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安排16亿元支持推广高效电机。
银河证券研究员袁浩然认为,此次节能推广政策的推出,将对正处于景气度下滑阶段的家电业产生巨大提振作用,更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节能产品的提升。业内人士透露,家电业节能推广政策的实施细则即将出台,在补贴对象、力度等方面可能会参照此前实施的节能惠民工程,主要对企业进行补贴,而补贴力度可能高达售价的10%。
分析人士指出,最近公布的宏观数据使各界对经济减速的担忧情绪有所增加,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可能会有更多举措,但与此前全面促进内需的方式不同,而是有保有压,更为注重促内需与调结构的结合,进而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3、银监会:目前没有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比打算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16日表示,银监会已经注意到季末季初新增贷款有时会出现较大波动,目前正在检查监管系统,以确保信贷投放更加平稳,但是目前没有调整金融机构贷存比的打算。
在中国银监会与国际金融公司举办的第一届“新兴市场绿色信贷论坛”上,王兆星表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可从五个方面推动社会和经济的绿色发展:一是将实施绿色金融推升为国家战略和政策;二是以绿色为导向,制定信贷政策;三是以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四是金融机构应以自觉的社会责任机制形成绿色金融文化;五是以完善的法制与监督机制创造绿色金融的社会环境。
国际金融公司副总裁冯桂婷表示,可持续发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银行的信贷资产增值,金融机构应共同探讨,如何将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嵌入金融活动中。
4、避险情绪升温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至两个月新低
避险情绪升温令美元指数强劲上扬,受此影响,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顺势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也出现了今年少见的“六连阴”。鉴于国内经济数据疲软,人民币贬值预期悄然升温。
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205,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5个基点,创下近两个月的新低,这已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六个交易日走低,连续6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过400个基点。内外因素交加,成为人民币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放眼海外,希腊未能组建联合政府的消息助推了风险规避情绪的蔓延,欧元带动非美货币纷纷大幅下滑,美元指数连续上涨。而从国内来看,近期公布的各类经济数据都表明需求不振,经济增速继续放缓。
“在美元继续上涨的同时,人民币连续下跌也属正常。”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人民币近期下跌主要是由于美元连续上涨,未来随着希腊问题的不断恶化,美元指数仍将继续上涨,而人民币此时顺势走低,可极大地缓解外贸企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