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截“洋害虫” 诱捕利器护国门

中国国门时报
2012-06-05
阅读次数:2614
阅读字体 【

  每年我国林业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660亿元。江苏江阴检验检疫局“外来重要林木害虫检测方法和防控体系的研究”课题组研制成功的多功能林木害虫诱捕器被誉为“最实用的林木害虫诱捕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和外观两项专利,它正在筑起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一个闷热不堪的夏日,刺眼的阳光透过树木枝叶间的缝隙射向地面,腾起阵阵热浪,一只小虫循着熟悉的寄主植物所散发的气味,径直向一个形似马灯的嫩黄色筒状物飞去,飞临物体上方后,它一头撞在了风叶上,跌入漏斗形装置里,并沿着漏斗内侧滑进了底部的收集器,它用尽全部力量也无法逃脱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慢慢地便饿死在收集器里。

  江苏江阴检验检疫局研发的这种诱捕器,通过诱芯散发植物寄主挥发物或使用黑光灯吸引害虫,使其撞上支撑挡板组件,落入下方的收集器中“被捕”。在收集器的背后,是外来林木害虫频频入侵的严峻形势,更是检验检疫人迎难而上、筑起国门生物安全防线的实际行动。

  警报外来生物频频入侵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地,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可危害200多种林木、果树、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主要危害多种阔叶树。此虫寄生范围很广,一旦侵入新的区域,极易找到适宜的寄主;加之新区往往缺少天敌,导致该虫迅速蔓延,造成巨大损失。美国白蛾的幼虫具有较强的耐饥力,对幼虫随运载工具作远距离传播很有利。1979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该虫,随后在陕西、河北、山东等省大量发生并迅速扩展其危害面积,造成的森林经济损失达千亿元。

  松材线虫病,原产北美洲,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灾害,具有致病能力强、传播速度快、除治难度大、堵截无从下手等特点,松树显现症状后1个月左右即全部枯死,又被称为松树“癌症”。1982年,林业部门在南京市所辖的一处风景区首次发现该病,当时病死松树256株。此后20年,松材线虫病已传播蔓延至14个省市区,发生面积达500万亩,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造成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在疫情严重区域,部分林地已因松材线虫病连续危害而退化为荒山。

  近年来,国家林业部门耗资645亿元实施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累计治理面积100多万公顷,清理的染疫松木多达5000余万株,连续多年实现了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的“双下降”。

  “目前,我国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外来林木害虫通过各种方式频频入侵,造成大片林木死亡或病变,并带来巨额经济损失。据统计,每年我国林业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660亿元。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外来林木害虫的疫情监测、风险性分析、防治控制等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谈及日益严峻的外来林木害虫入侵形势,课题主持人、江阴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副科长殷玉生忧心忡忡。

  攻关项目团队艰难探索

  时不我待。从2007年初被确定为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科研项目,到2012年最终通过鉴定,4年里,“外来重要林木害虫检测方法和防控体系的研究”课题组集聚动植检专家、教授、青年骨干的集体智慧,在江南小城江阴,悄然打响了一场堵截外来重要林木害虫的攻坚战。

  “外来重要林木害虫检测方法和防控体系的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是"多功能林木害虫诱捕器"的研制,难点在于怎么让虫子飞过来、掉进去、跑不掉。”殷玉生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题组总结其他诱捕器的优缺点,经过大量实验,确定以撞板型为主要结构,采用灯光和引诱剂两种手段结合的复合型诱捕装置,做到既可以在白天使用化学方式捕杀,又可以在夜间通过物理方式诱捕,真正实现了一器多用、简单高效。

  2009年7月,课题组奔赴美国白蛾疫情严重的某林场,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诱集实验。课题组使用自行研制的引诱剂和现有的美国白蛾引诱剂进行诱集效果比较,经过27天的实验,课题组研制的引诱剂共诱集美国白蛾138头,是其他引诱剂引诱效果的3倍,同时对天牛、小蠹、鳞翅目昆虫等也具有良好的诱集作用。通过此次实验,课题组最终确定把单萜类物质和厌氧性代谢物质作为引诱剂的主要成分。

  随着气温的转暖,科研人员发现引诱剂在高温下挥发速度加快,需要每隔5~7天添加一次引诱剂,在实际应用中非常不便。“诱芯对植物挥发性代谢产物引诱剂的释放量不同,引诱效果也有所不同。”殷玉生解释说,“因此,如何控制缓释速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针对这种情况,科研人员创新使用塑料试管配套不同直径大小的,具有控释、缓释作用的硅胶塞制成诱芯,缓释诱芯的装置可以通过改变硅胶塞的大小和是否加入砂芯来调节引诱剂的释放速度,从而控制引诱剂的挥发量,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2009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过后,科研人员迅速上山查看诱捕器的情况,到了放置地点,大家全都傻了眼,试验现场一片狼藉,所有诱捕器的底部都充满了积水。经过分析,科研人员发现原先“多功能诱捕器”与其他诱捕器一样,由于顶部有遮雨挡板,底部收集器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排水问题,都是一个封闭的盒子。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虫子逃跑,但无法在大风大雨的情况下排清积水。为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科研人员在底部收集器设置了密集而小的排水口,既排清了积水,又不放走害虫,还省去了遮雨挡板。

  奋进科研人员忘我工作

  “这个课题的完成是建立在无数次的野外试验和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殷玉生说。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从2007年开始,课题组兵分多路、北上南下,奔赴哈尔滨、山西、青岛、南京、连云港、扬州、太仓、泰州、常熟,足迹遍布外来林木害虫疫区、重点进口木材堆场,累计行程2万多公里,获得了6000多个实验数据。

  2008年8月,山东青岛某林区,碧空如洗。年近六旬的课题组成员、江阴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朱明道大口喘着粗气,步履艰难地奔走在山上。连续多日的超负荷工作,使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头疼欲裂。人们早就劝他这次实验不要来,好好休息一下,他就是不同意。引诱剂一般使用萜烯类化学物质,刺激性强,有浓烈的味道,朱明道强忍着不适,和年轻人一样,戴着口罩现场配置引诱剂。

  2009年7月,正值最炎热的关口,殷玉生带领着课题组入驻林区开展实验。据他回忆,当时树林里密不透风、闷热难当,有三个“最”:最烦的是蚊子,绕着人飞,赶都赶不走;最怕的是蛇,林子的草丛一簇一簇,有半米多高,走的时候都要先用棍子扫一扫,以便把蛇吓跑;最难的是没有现成的路,全靠自己脚踩手拽趟出一条路。树林里满地荆棘,为防止腿被荆棘刮伤,无论天多热都得穿上长裤,即便这样,走完一趟,双腿上都是一道道红印子。实验期间,殷玉生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爱人也在外地工作。他狠了狠心,把孩子托付给同学的妈妈照顾,自己一头扎进茫茫林海,一待就是几十天,直到圆满完成实验任务。

  目前,在“外来重要林木害虫检测方法和防控体系的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殷玉生所带领的团队转战科技部质检公益行业科研项目,继续在各大进境口岸、木材堆场奔波,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外来林木害虫监测网络,全力堵截外来林木害虫的入侵。对他们来说,构筑国门生物安全防线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广西、广东、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北京、甘肃、安徽、陕西、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吉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海南

杭迺懿  1348110971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355746054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