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通胀破3悬念小 刺激政策还需给力
二季度已成过去,尽管年初时大部分经济学家预期中国经济将在二季度探底,但是行至年中,经济是否已经触底,形势却并不明朗。一方面,外围市场欧美经济形势并未好转,外需继续恶化,作为出口先行指标的出口订单进一步下滑,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值。另一方面,境内外人民币贬值预期又重新升温,资金流出压力加大,而国内估值已处于历史性低位的股市,也依然低迷不振。
6月份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见底?在政府加快投资、信贷投放和财政支出等措施后,内需是否能担大纲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逐步企稳回升,不仅关系着千万企业的兴衰,而且牵动着跨境资金的流向和股市、房市的神经。
对于形势的判断,目前市场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已现回暖迹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否止跌回暖,还要等到8月份才能下定论。不过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目前需求依然不足,政策刺激还需继续给力。
2、国际油价大幅反弹 三桶油借机推涨价格
继6月29日暴涨之后,7月3日国际油价再次大幅上涨。由于伊朗紧张局势升级引发石油供应短缺的担忧,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三周以来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再次反弹,国内部分地区中石油、中石化借机推价。
“原油上涨对国内需求的影响不是很大,但部分地区出现价格推涨的情况,尤其是广东比较明显,华北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分析师董丽珠告诉记者。
据了解,借原油大涨之际,广东地区中石油、中石化等三大主营单位联合推高汽柴油价格,规定了最低成交底线,从7200元/吨提高到7300元/吨。华东地区三大公司提振市场的意愿也比较强烈,0#柴油价格指数比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涨5。例如,浙江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联手推涨柴油报价,欲承托市场各方对后期的乐观心态,而上海的主营单位则是借机稳价出货,上量意愿不减。
3、上半年经济或以温和增长态势收尾
从7月8日开始,国家统计局将陆续公布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尽管增速下滑但一些市场分析相信底部已在二季度出现。
由于从年初开始的经济增速放缓,关于中国增长雄风不再的论词已经大量诉诸报端,并透过中国电力数据的大幅下滑获得某种支撑,但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的观点是,对中国经济不要过于悲观,虽然经济增长数据表现疲软,但经济中也有很多正面信号,特别是在政府政策方面。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对二季度的GDP增速预测值在7.9%左右。宋宇认为,这是因为今年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GDP增速应明显高于8.1%的实际水平,实际增速低于预期的原因是第一和第三产业降幅反常地大于第二产业的降幅。随着夏粮丰收和房地产销售的反弹,第一和第三产业对二季度数据的拖累会有所减弱,因此总体GDP增速可能会好于工业增加值数据所显示的水平。
4、环保部:上半年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污染反弹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保部3日在京召开2012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2012上半年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污染反弹。
张力军说,今年国家确定的年度减排任务是:与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2%,氨氮排放量减少1.5%,氮氧化物排放量零增长。为确保实现减排目标,我们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手段,继续推进三大减排措施。组织开展了2011年减排考核工作,对完成情况较差、工作进度明显滞后的部分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进行了约谈。
张力军强调,半年核查以工作部署情况和重点项目进展为主,要通过核查调研,掌握全国减排工作进展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科学预判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为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张力军还就核查方式、核查内容、新增量测算、减排量核定、农业源核查核算、机动车核查核算等问题予以明确,并对分组安排、时间安排和资料准备等核查核算的具体工作做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