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全球石油和化工市场的低迷期尚未结束,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预计,2009年美国化工公司的盈利将出现大幅下挫。刚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召开的第34届国际石化研讨会上,来自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纷纷下调了对该国化工公司今年的盈利预期。
分析师们普遍预测,陶氏化学公司2009年的每股收益同比将下挫75%,降至45美分/股;伊士曼化学公司的每股收益将下挫46%,降至2.38美元/股;亨斯迈公司将出现每股亏损31美分,而2008年该公司的每股收益为35美分;杜邦公司2009年每股收益同比将下降29%,降至1.97美元/股。而大多数专业化学品生产商的盈利也将出现两位数的降幅。
花旗投资研究公司的分析师尤维卡表示:“我们对于乙烯生产商如陶氏化学公司,在2009年的业绩持谨慎态度。不过,我们重申看好塞拉尼斯公司,因为中国经济有复苏的迹象。塞拉尼斯是全球成本最低的乙酰基产品生产商,在中国拥有四套装置。其中,中国区业务对该公司的利润贡献达到33%。”
美国析迈公司(CMAI)此前曾指出,由于生产商和加工商消化库存临近结束,当前全球乙烯装置的开工率已从去年12月份的55%上升至75%。“但这种状况并不能代表全球石化市场的景气周期来临。”尤维卡表示,“我们不能太忘乎所以,因为这一轮石化市场的低迷时期还远未结束,至少还有两年时间。乙烯景气周期通常还要滞后于经济景气周期6~12个月。”
美国杰富瑞投资银行分析师劳伦斯•亚历山大表示,预期中延长的低迷时期,将促使美国和欧洲等地的化工公司进行并购交易和关闭更多的装置。CMAI估计在2013年前,全球需要闲置约5000万吨/年的石化产能,才能使得市场供求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