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威力任何巨头都逃避不了。
由于经济需求的下降,一年来,国际油价下滑了55%,这使得各大国际石油公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暴利之后,不得不面对业绩和利润大幅降低的局面。
各有各的不幸
壳牌首席财务官傅赛今年7月将接替范德伟成为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在低油价时期,为了维持未来18个月的正常运营,他需要为公司制定一套全新的投资战略,其中包括将运营成本从169亿美元大幅减少至76亿美元以维持现金流。与傅赛陷入同样苦恼的执行官还有许多。石油巨头在维持之前承诺的资本支出和股东红利时,还要与上涨的成本和现金流作斗争。不断增加的债务意味着公司提供的石油相关服务也将逐渐走向边缘化。
5月1日,美国第二大石油天然气公司雪佛龙发布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公司盈利相比去年同期骤降64%。至此,全球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欧洲前两大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BP)这四大石油巨头一季度集体报亏:盈利分别大幅下挫58%、80%、62%和62%。这五家石油企业第一季度盈利总和累计为1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整体下滑63%。
各有各的高招
在过去5年中,壳牌首席执行官范德伟在储量报告作假和油价投机的丑闻下仍然极力维护公司的稳定。但傅赛所接下的壳牌为达到公司投资目标将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缩减成本。与傅赛同病相怜的,是两年前就任的BP首席执行官唐熙华。唐熙华此前承诺,BP至少将维持红利发放。但在最近一封发给公司员工的邮件中,唐熙华一改口风,“BP需要油价维持在每桶60美元的价位才能应付红利和投资支出。我们必须马上把成本降低到与一个50美元的世界相适应的水平”。
加拿大石油公司则采取了公司重组的战略。上个月它已经与森科能源公司达成了重组协议,以组成加拿大最大的能源企业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这种组合将有助于减少资金成本,使我们能够度过困难的2009年。”加拿大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莱德曼这样认为。康菲石油公司则声称虽然油价下跌会导致利润下降,但同时也可以节约炼油成本,加上公司通过改善管理、与供应商谈判等举措降低生产流通和管理成本,在低油价时代石油企业同样可以赢得利润。
中国一枝独秀到何时
尽管同样受到国际低油价的冲击,但由于中国刚刚实行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炼油亏损问题获得解决,与国外同行相比,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业绩则要相对好些。如中石油,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依然达到了27.6亿美元。
但瑞士银行指出,由于第一季度的劳动力和其他成本都处于最低水平,今后随着成本的上涨,中石油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中石油在成本控制方面与国际油企相比还有差距,在没有国家政策扶持的条件下,中石油目前的优势能否得到维持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