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约80%-85%,因此原料价格波动是影响轮胎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轮胎主要生产原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补强填充剂(主要成分为炭黑),化学添加剂,钢丝帘线和纤维。比较米其林和赛轮股份的原料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占整个原料成本的比重维持在60%左右,由于天胶与合成胶在一定程度上可互相替换,天胶价格上涨时,米其林等大厂增加了合成橡胶的用量,而国内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合成橡胶产品供应较少等原因,目前轮胎生产过程中使用天胶的比例仍然较高。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供应和价格,以及它们对轮胎行业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天胶主要供应地,生产约全球90%的天然橡胶。2002年开始天胶价格整体上呈现持续上涨的走势,ANRPC(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开始ANRPC成员国天胶种植面积增速在4%左右,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由于天胶从种植到开始割胶需经过6-8年,且开始割胶后单棵胶树的年产量有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预计这部分天胶将在2012年左右开割。如果气候正常,2012年开始东南亚天胶供应稳定增长可期。
由于天胶主产区在热带多雨地带,一般北纬18度以北地区很难生长。我国天胶只有海南和云南部分地区生产,且部分种植区域处于北纬18度到24度,产量低于东南亚地区。2005年海南遭受台风,大片胶林被毁导致当年全国橡胶产量同比减少约6.3万吨。随后海南当地进行了大面积的补种,天胶产量逐步回升。根据天胶种植7年左右可开始割胶的规律,预计2012年海南天胶产量将进一步增长,2012年全国天胶产量将达到75万吨。
另外,国内最大的天胶生产商海南橡胶已经开建34万亩新的胶林,并计划在云南地区种植高产量的新胶树。如果气候正常,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胶种植面积将达到85万公顷,总产量约85万吨左右,未来3年产量有望增加10万吨。
从全球范围看,2012年全球天胶开割面积有望达到1000万公顷,较2011年增加约25万公顷。2012年全球天胶产量有望达到1088万吨,较2011年增幅在5%左右。未来2-3年内天胶供应呈现整体偏松的局面。
合成橡胶可部分代替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产能增加使轮胎原料供应充足。目前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在400-450万吨左右,预计2012年产量可达350万吨,同比增幅在8%左右。此外进口合成橡胶量约100万吨,2012年合成橡胶总供应量约450万吨。预计2012年国内天胶消费量在300万吨左右,天胶与合成胶总消费量750万吨,450万吨合成胶将占总消费量的60%,高于国际平均的55%的水平,因此判断2012年国内合成胶供应偏松。供应增加,2012年合成橡胶均价预计在2-2.5万元/吨。国内轮胎行业目前天胶和合成胶的使用比例在6:4,丁苯橡胶是最常用的合成橡胶,一般情况下其价格比天胶价格低500-1000元/吨。因此各大轮胎厂商均致力于增加合成橡胶在轮胎中的使用比例。虽然原油价格维持在100美元/桶水平,但丁苯橡胶价格从8月份的3.4万元/吨,下跌至目前的约2.1万元/吨,表明供需是决定合成橡胶价格的主要因素。预计2012年丁苯橡胶均价在2.1-2.5万元/吨区间,较2011年的均价回落大概3000元/吨。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天胶价格大幅回落至1万元/吨,但2009年由于全球货币宽松,天胶价格大幅反弹,2011年1季度一度涨至4万元/吨。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2011年下半年以来天胶价格已经回落至2.2万元/吨。预计2012-2013年天胶均价将维持在2-2.5万元/吨水平。
轮胎企业盈利能力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价格的负相关性明显。据测算,天胶或合成胶价格下降1%,轮胎产品毛利率将增加0.3-0.5个百分点。如果2012年天胶或合成胶价格较2011年下降10%,则整个轮胎行业毛利率有望从目前的11%左右上升至15%-20%区间。
轮胎行业毛利率有望在2012年1季度末显着回升。轮胎企业原料库存一般可满足2-4月的生产,因此当天胶或合成胶价格触底后,企业毛利率回升一般存在2-4个月滞后期。通过与轮胎企业交流,我们预计天胶、合成胶价格在今年12月到2012年2月之间触底的可能性较大,轮胎行业业绩在2012年1季度末显着回升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