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其他方面
另外,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大中涂料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投身社会公益,积极纳税,归结到一起,构成了一本厚厚的成本。除了税收外,人工、物业、原材料成本,加上人民币升值,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资本成本的上升,企业的成本,注定划出一条倒抛物线——上升是并不美丽却唯一的走势。
那么,随着涂料企业生存成本的不断提高,直接与之相关的净利润,则会呈现下滑的趋势。从涂料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诸多规模以上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实现了销售额的不断突破。相反,其净利润却远远跟不上销售额增长的幅度,甚至出现负增长。
记者从西北化工对外公布的2010年年报发现,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而2009年营业收入为2.39亿,营业收入明显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该年报显示,2010年该公司实现每股收益0.0404元,实现净利润764.1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3.25%。
缪国元也明确表示:“在公司发展的十余年里,晨光的营业收入是以每年20%的速度飞速增长,净利润也是相对平稳的等比例增长,但2010年的净利润增幅与2009年同比增幅略有下降。”住”还是转嫁?
如今,对涂料企业来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是非常正常的态势。据近年来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分析,涂料行业在产量、销售收入连年增长的情况下,行业平均利润率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今年涂料企业的生存空间也不乐观,许多企业已陷入产得越多赚得越少的困局。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和能源成本的持续上升。可以肯定地说,在石油进入高成本运行之后,涂料产业也进入了成本高位运行的轨道。这些都意味着涂料企业的利润将会进一步摊薄,亏损额上升,即使是强势企业也难免摆脱微利的局面。
就一般来说,涂料企业老板们的底线是:涂料企业的利润起码要保持5%-8%之间,否则,根本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发展。那么,涂料产品是该顺应涨价大潮,抑或顶出成本压力,继续既定价格销售呢?本报记者为此走访了部分涂料企业,面对涂料生产成本的飞涨,企业该如何抉择?
从了解的总体情况来看,在原料上涨和企业运作成本节节高升的过程中,受冲击最大的是那些产品结构单一、靠低价位游走市场的企业。而那些产品结构优化、市场定位清晰的企业大都可以通过调整结构、提升产品价格、优化服务质量来缓解涨价压力。
缪国元向记者透露,自2011年2月起,晨光公司只对少数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涨幅在8%-10%,为了保证公司营销员、经销商及消费者的利益,绝大部分产品价格未作调升。
另外,据中国涂料报独家调查得知,近期,上海开林油漆产品价格上调15%,五羊油漆上调10%,双虎、长江、湘江、宝塔山等品牌价格也出现了3%-8%的上扬。国内涂料产业最大的生产基地——广东顺德的部分大型涂料企业开始提升产品的销售价格,以求最大程度地减少原油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影响。从华润、嘉宝莉等知名品牌看,产品的价格普遍上调了5%~10%。
不可否认的是,涂料行业正在开展一场涨价的集体行为。这个涨价不是因为涂料市场供应不足所导致的。其“罪魁祸首”还是一切与涂料生产和销售相关的成本的急剧上升。
同时,也有不少涂料企业表示担心,通过产品终端价格上涨来解决成本增加问题,让经销商、工程、零售方面的客户群体承受压力更大,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产能过剩,消费者不买账,库存积压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投入资金未能及时回笼,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产业链运作出现卡带,所以很难通过产品终端涨价来消化成本上涨问题。
于是,各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为了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晨光公司领导层计划2011下半年斥资约2000万元人民币安装一条全自动生产线,该改造项目完工投产后将改变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状况。生产设备的改造能够减少车间的人工工资、管理费用,减轻用工需求的压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保证产品质量,杜绝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面对净利润的下滑和大股东的减持,西北化工在去年的5月19日,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以公司现有技术研发机构的人员、设施、技术为基础,组建设立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涂料涂装防护研究室,并正式揭牌成立。 西北化工董事会秘书元勤辉告诉记者,“西北化工设立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涂料与涂装防护研究室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更好的适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未来国内的风电涂料市场和治沙领域都将是西北化工新的增长点。”
除了企业提高产品的价格,积极进行促销外,中涂协相关负责人在一次与企业老板的谈话中提到,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应对成本压力:一是深挖渠道,开拓三四线城市市场,增加现有群体的消费量。二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品利润。三是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四是积极运用网购平台的等新的产品营销模式,多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知名度。
大经销商应对涨价之策
可以说,疯狂的涨价潮不仅是对企业,更是对中国数万名涂料经销们的一次大考。因为,随着各企业产品价格的调整,企业将成本压力部分转嫁到终端产品上。那么,对于常年奔波在一线市场的涂料经销商们,又会作何感想呢?消费者对于涂料产品的涨价,是否理解呢?
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涂料经销商们纷纷致电本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锦州辽西化工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展广清提到,“成本的增加,对涂料经销商的影响很大,现在全国市场经济由民用企业在选择涂料时,由于价格浮动太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对装饰美化就不太重视了。个人对装修低碳环保理念的认识在减弱,个人使用量上也在减少。”就全国来看,面对涂料产品的涨价,许多业主装修房间一直迟疑不决,许多人在等待降价的时机,如各品牌五一、十一降价促销活动。
的确,任何一种商品涨价它都会有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价格会跟原来的价格差不多,目的也就是让消费者适应商品涨价的进程。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业主抓住了时机进行提前选购,照样能买到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据业内人士介绍,涂料大幅涨价会在装修和销售的旺季,如果消费者能够在销售淡季的时候就完成装修材料选购就能规避建材涨价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淡季的时候,很多商家的活动优惠力度也是相当给力的,这个时候选购装修材料正是好时机,不但能够规避涨价风险,还能享受商家的各种实惠,一举两得。
千色花漆广西玉林总代理刘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原材料的不断上涨必然导致产品价格水涨船高,最终只能让市场来分解,从目前的整体形势来看,短期内原材料还会一直上扬,无法确定涨幅是多少,但今年有部分产品,我们已将零售价提高了接近10%。作为消费者来说,大部分一开始还是无法理解涨价行为,但通过解说后,基本上也都能理解和接受,不过建材产品的涨价潮,对销售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其实,在这里我们也不要太过担心。展广清继而道出了其应对之策——积极应对,加强售后服务、强化诚信服务理念、对使用产品的客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服务,让使用客户更稳固。
编后语:中国涂料迎来转型期
如今,我国涂料行业面临两大考验,首先是节能减排,在生产中通过技术进步将能耗降低;另外通过创新生产出具有节能功效的涂料产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前期研究是需要增大投入,产品成本会有所上升。
第二是面对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很难通过产品终端涨价来消化,从而会导致单位利润下降。产品涨不涨价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是先内部消化,还是利润不可再降而选择涨价,都是需要企业自身的把控。正如行业中有涂料行业进入洗牌阶段的风声,中国涂料业面临转型期。涨价潮是涂料市场的一个现象,同时也助推了行业洗牌。产品涨价也是行业发展所趋。低价格低水平的行业竞争不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涂料行业的生产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若仍维持原来的水平对行业的发展不利。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文化艺术含量,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应作为涂料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不能一味地以规模取胜,或以低水平竞争取胜。
因此,涂料企业在大浪淘沙中,更应努力创新,研究需求、创造需求,才能屹立于行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