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造纸业在产业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我国造纸产量突破千万吨后,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然而,我们却又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产量剧增的情况下,每年进口纸类产品及其原料也在急剧上升。原因何在?专家分析,除人均消费因素增长外,我国造纸化学品工业落后是其重要的原因。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纸类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主要以中低档为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纸类需求的不断升级,国内用户也开始对纸产品的抗水性、抗油性、湿强度、平滑性、印刷性以及柔软性等要求进一步提高,这就造成了我国旧的生产模式所生产出的中低档纸类产品过剩,而高档产品又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了进口高档纸及其原料用量大增。因此,尽快提高我国的纸类产品的质量,是我国造纸业的当务之急。
迅速发展我国的造纸化学品工业,并在生产中尽快应用,尽快提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诸多的造纸化学品中,造纸施胶剂至关重要。
施胶是造纸的一个重要环节,施胶好坏直接关系到成纸的质量,施胶的发展是和施胶剂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从造纸发明到今天造纸施胶经历了从宣纸的不施胶到松香的酸性施胶,到合成施胶剂的中性施胶,到阴离子分散松香、阳离子分散松香的中性施胶,到中性聚酯的中、碱性施胶,每一次施胶工艺的进步都是和施胶剂发明紧密相连,历史上一直采用皂化松香胶进行施胶,但皂化松香胶中起施胶作用的游离松香只占松香胶总量的20%左右,因此施胶效果极差,只能依靠加大松香胶和硫酸铝、荧光增白剂等造纸助剂的用量来弥补这一不足。但是直接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大量造纸污水的排放和大大提高造纸成本且纸张质量较差。但目前国内仍有少数企业在使用皂化松香胶。国外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采用阴离子松香胶作为造纸施胶剂,我国造纸行业从九十年代开始推广使用,采用阴离子松香胶作为施胶剂,可较大幅度降低造纸助剂的用量,使纸张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但由于阴离子松香胶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施胶,因此造成大量酸性污水排放,加大环境污染程度和污水治理费用,同时它不能在夏季高温下(45℃)施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国外自80年代初开始采用中性施胶剂作为造纸施胶剂,它的优越性在于性能优良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木浆、苇浆、美废浆等浆种生产的各种文化用纸、板纸、新闻纸、果袋纸和要求施胶的包装纸等,可在较宽PH值(7~9)范围内应用,最适宜的抄造条件为PH值(7.5~8.5)能使用碳酸钙填料,可取代传统的松香酸性施胶和AKD中性施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