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74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4%。承接新船订单40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2%。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206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9.5%,较2013年年底增加16.1%。
据统计,船舶行业87家重点监测企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6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742亿元,同比增长3%;船舶配套企业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4.8%;船舶修理企业为64.8亿元,同比增长17.2%。
在船舶出口方面,上半年全国完工出口船154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8%;承接出口船订单38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3%;6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43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1%。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4%、94%和94.5%。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船企海工订单占比保持第一,共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81艘(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1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等等,合同金额共计79亿美元,世界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
分析认为,上半年,船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些船东择机订船活跃,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而我国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但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运力过剩难以改观、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船市成交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上涨趋势受阻,市场前景不容乐观,船舶工业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相关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落实,为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鼓励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支持行政执法、公务船舶建造和渔船更新改造,鼓励开展船舶买方信贷业务,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和创新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企业技术进步,控制新增产能、支持产能结构调整等政策按计划有序推进。
此外,《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实施方案》、《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4)》、《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4)》等文件也先后出台;国际造船新规范、新规则、新标准培训工作,《船舶行业规范条件》评审工作全面启动,这都为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