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人民币计,中国2017年进口同比增长18.7%,出口增长10.8%,贸易顺差2.87万亿元人民币。
- 中国2017年全年铁矿石进口同比增长5.0%至10.75亿吨,创纪录新高。
- 中国2017年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0.1%至4.20亿吨至纪录高位。
- 中国2017年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26.9%至6857万吨。
- 2017年价格对中国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2.6%,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7.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影响有限。
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具体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出口值逐季提升,同比增速趋缓。2017年,我国进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别为6.17万亿元、6.91万亿元、7.17万亿元和7.54万亿元,分别增长21.3%、17.2%、11.9%和8.6%。
二、一般贸易进出口较快增长,比重上升。2017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5.66万亿元,增长16.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4%,比2016年提升1.3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三、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步增长,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较好。2017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5.5%、15.2%和16.6%,3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8%。同期,我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3.9%、23.4%和40.7%,均高于总体增幅。
四、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2017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0.7万亿元,增长15.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8.5%,比2016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3万亿元,增长12.3%,占出口总值的46.5%,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进口3.57万亿元,增长22%。
五、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2017年,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23.4%,超过全国增速9.2个百分点;中部6省市外贸增速为18.4%,超过全国增速4.2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15.6%,超过全国增速1.4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外贸增速为13%。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六、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95万亿元,增长12.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4%。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7.2%,计算机出口增长16.6%,手机出口增长11.3%。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08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20.1%。
七、铁矿砂、原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2017年,我国进口铁矿砂10.75亿吨,增加5%;原油4.2亿吨,增加10.1%;大豆9554万吨,增加13.9%;天然气6857万吨,增加26.9%;成品油2964万吨,增加6.4%。此外,进口铜469万吨,减少5.2%。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9.4%。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28.6%,原油上涨29.6%,大豆上涨5%,天然气上涨13.9%,成品油上涨25.3%,铜上涨28%。
八、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回落。2017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1,较上月回落0.7,表明2018年一季度我国出口仍面临一定压力。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44.2,较上月回落0.6;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回落0.4、1.2至48.3、50,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回升0.4至20.5。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总的看,2017年,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发展潜力正逐步得到释放。在全球经济持续温和复苏,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国外贸总体形势较好,但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外贸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黄司长您好,我的问题是,您对2017年我国外贸整体的发展是如何评价的?我们知道,2017年我国外贸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此之前连续两年是同比下降的,对于这个转变,有观点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的反弹,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请您为我们做详细介绍。谢谢。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外贸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束两年负增长的态势,实现了两位数的恢复性增长。对外贸易保持了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外部需求有所回暖。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国际市场需求回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去年前三季度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合计出口值同比增长9%以上,贸易增势明显。
二是国内经济稳中向好,为进口增长奠定基础。2017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内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体经济经营改善带动我国进口需求增加。与此同时,我国还实行了一系列扩大进口政策措施,包括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完善扩大进口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政策措施,对扩大进口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涨,推动进口值快速增长。2017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同比上涨态势,带动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上升至109.4,价格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2.6%。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传导至出口制成品,2017年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为103.9,价格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7.3%。
四是“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新兴市场开拓有力。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7.8%,高出我国进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同期我国与拉美国家进出口增长22%,与非洲国家进出口增长17.3%,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卓有成效。同时,国家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持续显现,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国内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减负助力取得实效,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也是2017年外贸继续回稳向好的重要原因。
此外,2015和201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基数较低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2017年的增速。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黄司长,我们特别想了解2017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情况。另外,在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我们海关还有哪些举措?谢谢。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我国整体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6.5%,其中出口4.3万亿元,增长12.1%,进口3.07万亿元,增长26.8%。“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五通”成果,我们相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将继续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亮点和增长点。
下一步,海关将提高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具体而言,我们将全方位地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通关合作,积极推动沿线国家AEO互认;继续优化海关监管服务,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切实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支持新型贸易业态发展,支持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全力办好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努力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想请黄司长介绍一下,2017年大陆跟台湾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同时想请您帮我们预测2018年两岸贸易的走势。谢谢。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据海关统计,2017年两岸双边贸易总值1.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占当年大陆外贸总值的4.9%。台湾是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其中大陆对台出口2979亿元,增长12.2%,进口1.05万亿元,增长14.5%。贸易逆差7534亿元,扩大15.4%。
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对两岸贸易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希望两岸贸易更好发展。两岸走势,相信只要我们消除不利影响,加深两岸合作,2018年的两岸贸易能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国际新闻社记者:今年中国的外贸总体形势比较好,国际经济贸易的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您能不能说一下这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是什么?能不能围绕着人民币的波动扩大和中美之间的一些贸易摩擦对于今年贸易出口做一个展望。谢谢。
黄颂平:
先回答关于汇率的情况,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我们一直认为它对外贸进出口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有限。一是汇率变化对进出口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贬值的时候,理论上会使企业出口从中相对受益,但同时也会使企业进口成本相应上升。二是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化及其对进出口的影响,都将快速传导至其他链内经济体,进而分散对单一经济体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复苏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仍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企业稳定汇率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为此我国相关部门也一直积极的加强不断扩大跨境贸易和投资领域人民币结算工作,帮助企业增强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
关于不确定因素,严峻复杂和国际贸易当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我们是这样来看,从刚才以上介绍的情况来看,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上有利条件是不少的,但也应该看到制约外贸发展的增长因素也仍然存在。一是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较为突出,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与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冲击,世界贸易复苏之路仍将曲折。二是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程度上升,一方面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发展,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实施“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政策,促进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升温。当前我国产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和金额仍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以上说的是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对中美贸易,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2%,其中对美出口2.91万亿元,增长14.5%,自美进口1.04万亿元,增长17.3%,对美贸易顺差1.87万亿元,扩大13%。2017年,中美贸易实现快速增长,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我们希望中美继续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繁荣。谢谢。
中新社记者:请问您2017年中国外贸在快速增长同时,您认为质量和效益是否得到了提升?另外,您对于2018年中国外贸形势有什么预期?谢谢。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201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14.2%的快速增长,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一是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国内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8%,增速高于总体进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二是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14.8%,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2%和17.3%。三是市场主体表现活跃。各类型企业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5.3%,对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41.2%,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四是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中西部外贸进出口增长21%,高于全国进出口整体增速6.8个百分点,在全国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五是产品结构优化。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势,比如出口汽车增长27.2%,计算机增长16.6%,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0.3%,表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在进口方面,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稳定增长,比如原油、铁矿砂、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增加10.1%、5%和26.9%,部分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优质消费品进口较快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增长17.3%,发动机增长17.6%,数控机床增长13.8%,水海产品增长19.6%。总体上看,2017年我国外贸领域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进出口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关于今年的外贸走势,总的看,2018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较为有利。但受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等因素影响,加上去年基数较大,外贸维持两位数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预计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质量效益将有所提高。谢谢。
澳大利亚媒体记者:中国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您是否能够向我们提供一下关于中澳贸易之间的数据,中澳之间关于天然气的贸易有非常大的进展,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中国大面积的“煤转气”是一个背后的因素呢?
黄颂平:
谢谢您的提问。2017年,中国与澳大利亚自贸协定红利持续释放,中澳双边贸易快速增长,我国对澳大利亚进出口总值92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高于当年我国进出口增速1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805.6亿元,增长13.9%;进口6428.5亿元,增长37.2%。贸易逆差3622.9亿元,扩大63%。中国作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占澳大利亚出口的三成以上。我们希望中澳两国经贸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天然气进口的数字,我这里没有带对自澳大利亚进口的数据,去年我们天然气进口是增长的,澳大利亚是重要的来源地,既有国内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加强环境保护,“煤改气”等原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