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造纸行业竞争趋势的激烈,近来越来越多的纸厂被迫接受破产的命运。受“外废”配额持续减少、国际贸易环境突变和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近3成造纸厂仍未能及时开工,2020
中小造纸厂迎来史上最严重生存危机。
从20203月开始,通过微信调查问卷方式对全国打包站库存、回收情况进行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内废纸供应
出现了明显萎缩,打包站回收
在下滑。此外,其中关于打包站周
开工造纸厂的问题调查数据尤为
得关注。小编将历次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对打包站周边造纸厂开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整个造纸端的开工情况在逐步好转。20203月下旬,接受调查的122家打包站,有47家表示周边有造纸厂停工,占比39%。其中一直未开工的造纸厂为23家,开工后停工的有24家。
到四月中旬,接受调查的134家打包站中,回答有造纸厂停工的数降低到了32家,占比24%。
到20205月,接受调查的105家打包站中,回答有造纸厂停工的数
为28家,占比26%。完全开工的占比数,则从3月的59%,稳定
长到70%以上。
关注数据的同时,小编还提醒的一点就是,在“抗疫”战争基本告一段落、制造业供应链恢复前提下,未开工的造纸厂现状可能更得关注。随着5月的即将结束,2020
“余额”只有7个多月。对工厂来说,现在还不能开工的企业,很可能再也“活”不过来了。
1.废纸抢夺大战彻底掉队
在萎缩的废纸资源的收购中,中小造纸厂相对大厂是没有竞争优势的。而从结果来看,今部分造纸厂久久未能未开工、或者先开工又停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原料。
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内废纸供应出现了明显萎缩,废纸的整体回收
在下滑。未开工的纸厂已经在原料端丧失机会。
2.延迟复工,未能及时交货导致资金链断裂
公共卫生事件加快了小产能的出清,带来落后产能被优化。由于延迟复工影响,导致部分小型造纸厂未能按时交货,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3.原纸格降至冰点,纸厂可能陷入越做越亏恶循环
造纸工业是最能体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制造业之一,在当前低迷的纸下,通过压迫废纸收购
格,大型造纸厂或许还能保持一定的利润,但小厂却堪称艰难,甚至可能陷入越做越亏恶循环。
2020的这场公共卫生事件对造纸行业的负面影响深远,根据公布数据,2020
1-2月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
下降,2020
1-2月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
为1437.1万
,同比下降17.8%,创近
产
最低记录。而随着公共卫生事件走向好转,近3成造纸厂掉队于行业,可能更
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