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改委建五大油企价格汇报制 食用油暂缓提价
在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两大食用油巨头后,国家发改委再次出手加强食用油价格调控。
本报获悉,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鲁花集团、九三油脂集团和汇福粮油集团等5大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进行谈话,要求上述5家企业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
接近中粮、益海嘉里等企业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一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将从8月15日正式实施”。
目前,益海嘉里、中粮集团、鲁花分别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45%、15%及7%-8%的份额,加上九三、汇福,共拥有超过7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二八”原理,发改委管住了上述5家企业,也就管住了80%的市场销量。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年内新低 贬值预期增强
在连续几个交易日走低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5日再度创出年内新低。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贬值预期,预计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可抓住人民币汇率市场预期分化与出现贬值压力的时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482,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39个基点,与去年11月30日的低点持平。上周五和本周一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相继报6.3447和6.3456,均为年内低点。
3、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六连降 化工有色降幅较大
财政部15日发布最新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000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7月比6月环比下降11.6%。
财政部月报分析显示,前7个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应交税费同比仍处在增长区间,但实现利润同比继续下降。具体来看,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236.7亿元,同比下降10.7%,7月比6月环比增长8.9%;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763.3亿元,同比下降18.3%,7月比6月环比下降42.3%。
4、银行业不良贷款升至4564亿 企业偿债能力下降
一边是公司贷款“短多长少”的局面未有扭转,另一边是信贷资产质量备受考验。8月15日,银监会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的数据,其中备受关注的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再次呈现上升势头。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127万亿元,尽管其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 .9%,但不良贷款余额却升至456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67亿元。
事实上,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显现后,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也随之“抬头”,从2011年第三季度末的4078亿元,到今年第一季度末的4382亿元,再到第二季度末的4564亿元,一系列数据愈发难缓市场对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的担忧。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以及结构调整阶段,很多企业的经营受到了影响,而这种影响作用于银行业时,就体现为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