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林产工业著名人物志》是报道推动产业进步并做出卓越贡献的先锋人物的事迹类书籍,受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委托,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信息中心承担编校工作。本书编纂按照第三方推荐、编委会评议、报道稿件编撰、三审三校的程序,遵从本人(或家属)自愿的收录原则。本书计划今年正式出版。为确保重要人物不遗漏,自2019年以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报道。为确保事迹报道内容客观、准确,自2020年以来依托中国木材工业公众号、中国人造板公众号陆续刊发了收录人员事迹报道,如有斧正意见敬请电函zhangp@caf.ac.cn。
上榜理由
黄永平先生从事林业工作几十载,开展广西林产工业现状调查,深入了解南方集体林区的基本情况,同时还为企业和政府做好桥梁和纽带,他始终永葆初心,为广西林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人物简介
黄永平(生于1938年),1963年9月毕业于广西林学院(现广西大学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林业局工作,1978年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1984—1989年任广西木材公司副经理主持全面工作,1989年底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林政处副处长,1992年任广西林产化学工业公司经理、书记,兼任中国金龙松香集团副董事长,1998年退休,2001年受聘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产业处工作,2002年至今任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职务。
主要贡献及成果
黄永平在任职广西木材公司副经理期间,他积极工作,敢于作为。1985年中央1号文件取消木材统购统销,9个地区级木材公司,80多个县木材公司和13家贮木场等近万名员工面临失业,黄永平临危受命,在自治区林业厅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森工多种经营,生产自救,开展木材加工,代贮代运,租山造林种果,发展产业,积极支持梧州木材厂(广西三威林产公司前身),并建成年产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从而稳定了职工队伍。80年代木材市场流通还是需要遵照《森林法》规定,凭证采伐、运输、加工,这种情况束缚了林业走向市场,他积极配合协会、林业厅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木材运输管理条例》,取消人造板、木制品运输管理,推动木材产品走向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黄永平担任广西林产化学工业公司经理、书记,为广西松香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广西松香产量居全国第一,但由于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大多都被作为原料出口到国外。为了改变这种面貌,在自治区林业厅、科技厅的领导下,把“广西松脂产业开发研究”列入国家科委“专用化学品专项”,由国家科委牵头,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上海香料研究所、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所、杭州造纸研究所、广西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课题组,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广西松脂产业调查研究报告》,报送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得到当时的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批示,把松脂加工列入自治区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加大松脂产业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后来在原有歧化松香、马来松香基础上,开发出了松香腈、松香胺、食用松香脂、芳樟醇、脱氢松香、四氢月季烯等10多种脂松香、松节油深加工产品,填补了我国脂松香深加工的空白,赢得了“世界松香看中国,中国松香看广西”的誉称。黄永平先生也因此荣获了国家科委“专用化学品专项组织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的荣誉。
2001年他受聘到自治区林业局产业处工作,开展了广西林产工业现状调查,历时一年,拟写了《广西林产工业现状调查报告》,摸清全区林产工业的家底,为广西林产工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紧接着参与组建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并担任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期间他坚持协会“服务会员、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宗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反映企业诉求。积极配合自治区林业厅,行业协会调整一些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政策法规,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木材运输管理条例》,取消人造板,木制品运输办证的规定。充分发挥了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协会也先后被广西民政厅授予“全区先进社团组织”“中国社会组织5A级”荣誉。
主要荣誉及奖励
老骥伏枥,壮志未酬,为广西林产工业耕耘一生。1996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聘为“广西科技宣讲团成员”,巡回各地、市宣讲林产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发展前景。199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专用化学品专项组织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2012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会聘为委员会委员。2014年获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林水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2017年获“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终身荣誉奖”。2019年荣获“中国林产工业30年功勋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