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更好落实“双碳”目标,应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
李稻葵委员说,当前各地推进“双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部门和地区各施其政,各自提出减碳目标和规划,“局部最优”导致了“整体次优”,影响了减碳效果,也给经济运行带来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考虑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李稻葵委员表示,在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里,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为直接或间接的碳排放支付同样的单位费用,即碳排放价。相关主体也可以按照同样的碳价从碳汇或碳捕获项目中获得收益。
李稻葵委员建议,在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的同时,还应尽快推出统一的碳排放税。一方面,可从碳排放的源头征收碳排放税。比如,煤矿、油汽田以及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环节。另一方面,可从比较低的碳排放税率起步,引导上游生产和进口环节的碳税逐步传导到产业下游,最后让每一个最终产品的用户都感受到不同产品碳排放的成本,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理性选择低排放的产品。
李稻葵委员说,碳排放税部分留给征收地的地方政府,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相关地区的碳转型;归属中央的碳排放税由中央负责双碳工作的部门使用,主要用于补贴碳替代技术研发以及补贴碳汇产业等。
此外,李稻葵委员还建议,要在碳税推出后宣布碳税税率提高的时间表。“短期内实行低碳税是为了减少对实经济运行的冲击,未来提高碳排放税税率可以调节市场预期,提前引导低碳或无碳项目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