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滇南地区的思茅松,纤维长、细胞壁厚、吸液性能好,是国内外生产绒毛浆的绝佳原料。在近日举办的思茅松全产业链科技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4项科技成果。该项成果突破了思茅松从种子到产品的系列关键技术,打开了以思茅松全产业链为主的现代林草产业发展空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云南省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全力推动林草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林草产业助农增收成效日益显现。2023年,全省林草产业综合产值4588.50亿元,同比增长26.58%,带动山区群众持续增收,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
打好政策“组合拳”
绿色是云南省最鲜明的发展底色。云南省现有森林面积3.18亿亩,坐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发挥林草生态优势助农增收,多次召开会议对做大做强林草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林农增收、开展生态效益补偿等工作作出部署,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群众在保护绿水青山中得到实惠。
发展林草促农增收。全省制定实施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等文件,提出了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等19项具体任务。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云南省出台了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多元化补偿等8个方面、24条具体举措,发挥生态补偿政策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作用。2021年以来,全省平均每年投入资金26.86亿元,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等政策,全省117万农户获益。每年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5.8亿元,惠及约500万农户。
实施惠农举措。帮助脱贫人口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积极选聘生态护林员,2023年实聘18.3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78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推广以工代赈,围绕造林绿化、草原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就近就地务工。2023年,全省林草项目以工代赈投资3.24亿元,带动1.02万名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6990万元。
强化产业融合发展
金沙江畔,硕果累累。昭通市建成的6000亩野生天麻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天麻良种和当地萌发菌、蜜环菌优质“两菌”选育提供了种质资源。同时,加快新建及提升改造现有当地“两菌”厂,提高优质“两菌”覆盖率。2023年,全市9万余亩天麻实现综合产值90亿元,带动麻农人均增收5165元。
清泉汩汩、鼓声绵绵,四季有花、推窗成景。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变得更加亮丽。司莫拉佤族村因其地域特色、民族特点,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表达。2023年,司莫拉村共接待游客3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0万余元。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云南省强化三产融合发展,充分释放金山银山潜力,开展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完善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林农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林农增收。同时,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以林下中药材、野生菌等为重点,推进仿野生种植、规模发展。全省林下经济面积达5500万亩,2023年产值超过500亿元,成为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目前,全省林草产业企业达674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9家、省级龙头企业532家。云南省持续拓展林草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制定实施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各地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强化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乡村等项目开发,鼓励森林小镇、森林乡村、森林人家等区域申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国家绿色旅游先行区,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2023年,全省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产值超过450亿元。
下一步,云南省将聚焦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小品种大产业”培育工程,做大林草资源经济,充分挖掘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潜力,创新“森林经营+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林产增值、林区发展、林农增收,切实将林草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