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水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短轮伐期用材林按面积审批服务,有效化解了林农、林企生产经营遇到的难点、堵点,促进林区更好发展。
据了解,吉水县短轮伐期用材林、工业原料林资源丰富,面积超4.5万亩。速生林到可采伐期后,受限于传统采伐审批蓄积量测算、伐区设计等程序,审批周期长、费用高,导致林业经营主体面临“种树容易砍树难”“办证繁、慢、难”等问题。为破解难题,吉水县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采伐政策,服务林区发展。
该县印发《吉水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优化林木采伐政策,明确短轮伐期用材林、工业原料林试行按面积审批。审批以“面积为主、蓄积为辅”,避免了因蓄积量核算偏差造成的指标浪费或短缺。截至3月底,该县共实施按面积审批900余亩。同时,该县结合“林改+林长制”工作要求,将伐中检查与护林员日常巡护结合,降低滥伐风险;完善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建立采伐信用评价制度,对超面积采伐主体纳入黑名单管理。
为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吉水县通过“按面积审批+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引导整合分散林地,释放规模效应,结合伐后更新监管,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林农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采伐周期,破解速生林经营“短周期”与林木采伐管理“长流程”的矛盾,既守护了生态底色,又激活了林区潜能。(万 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