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萍乡9月29日消息(记者胡斐)“专家来测过产了,鲜果亩产量预计达500公斤。”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五峰林场的千亩油茶基地,红中带紫的油茶果压弯了枝头,林场负责人刘树华告诉记者,基地今年开始采摘,纯利润大概30万元。
作为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湘东区针对长期以来林权碎片化、经营粗放、产业效益不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国有林场资源与技术优势,探索出一条以“国有林场+”联营共建为核心的发展新路径,真正实现了“生态增绿、林场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资源整合:破解林地碎片化,激活发展新动能
湘东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搭建林权流转平台,成功整合5000余亩闲置和低效林地,建设高产油茶、苗木花卉、黄精等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步推广“国有林+集体林”协同修复模式,在2.4万亩林地实施可持续经营,补植马褂木、闽楠等珍贵树种,显著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截至目前,五峰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96.1%,活立木蓄积量98.5万立方米。林下经济的拓展,“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广泛应用,中药材基地年增收有望突破500万元。
联营带农:多元主体共建,拓宽富民新渠道
湘东区创新建立“国有林场+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推动多方协同发展。与区农发公司合作建设3500亩脐橙基地,盛果期年营收预计达3000万元,带动101户脱贫户稳定增收。通过整合民营林场资源,建成近2000亩油茶和花卉基地,年产值超200万元。与村级合作社共建黄精基地,提供技术、回购、营销全链条服务,带动林农人均年增收0.5万元,全面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三产融合:全链布局,打造中医药产业新高地
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湘东区引入社会资本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规划投资1.5亿元建设集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康养、研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园,助力打造“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新“林+医+旅”运营模式,开发药膳、中药饮片等产品,推出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预计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200户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注册“碧湖潭”地理标志商标,规划建设区域性中药材交易中心,力争三年内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00万元。
截至目前,“国有林场+”模式已带动湘东区村集体和林农增收300余万元,近300人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湘东区通过系统整合林地资源、推进标准化建设和市场化运营,成功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国林业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持续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