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封开县围绕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制定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工作中抓住重点、突出特点、解决难点,具体是着力打好“五张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形成新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4%、15.1%、59.1%和26.1%。
打好“泛珠三角”牌参与区域合作省委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使封开从边远山区变为前沿阵地,从珠三角“圈外人”变为“圈内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封开时,勉励封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争当广东山区经济强县。张德江书记的鼓励,让封开的干部群众眼界大开、信心增强、思路明确,求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劲头更足了,氛围更浓了,一个大宣传、大发动、大落实的热潮在全县掀起来了。
打好“泛珠三角”牌,一是观念更新。利用封开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建立珠三角服务基地和珠三角辐射大西南的“中转站”这一角色定位,实施“东引西连”战略,往东融入珠三角,向西开拓大西南,拓宽、延伸和转移自身的发展空间;二是手法更新。依托紧靠西江“黄金水道”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省、市关于整治疏浚西江河道、振兴水运的重大举措,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打出“水运”牌,阐明水运成本低、运量大、保安全、货损少的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客商前来洽谈及投资办厂。三是措施跟进。落实制度和责任,把连结321国道封开段与广梧高速公路的开南大桥建设项目列入了省广梧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规划,把321国道境内路段列入了省市整治计划,加紧开通出广西的省际公路,抓紧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规划建设。同时营造市场,构建粤桂物流交汇中心,谋划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加快两广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并积极与梧州方面联合,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旅游连网等方面进行沟通、合作与协调,共同发展。
打好“特色经济”牌壮大产业经济封开县发挥自身资源丰富和区位独特的优势,扬长避短,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发展策略,打造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特色工业。实行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并举,重点发展六大支柱产业。资源型工业方面,着重打造水泥、石材加工、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水力发电等支柱产业。目前投资封开的亨得利水泥集团公司已获得省的批准,1000万元前期建设经费已经落实,首期200万吨生产线前期工作加紧进行。同时,龙昌、联峰等水泥公司也加快了技改的步伐。谷圩石材首期320亩深加工基地已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321国道沿线的最大型石材加工交易市场。与此同时,林产化工也有一批新的项目正在展开。非资源工业方面,着力发展打火机产业,全县共引进打火机生产厂家10家,已有4家投产,年产量达4亿只,占全国打火机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目前,百得、洪润等打火机企业正加快建设,明年打火机出口量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特色农业。以省级年饲养量30万只长岗养殖示范场为龙头,全面推进封开“百里杏花鸡养殖走廊”建设,年养殖量达800万只以上,新发展150户饲养量1万头以上的专业大户。按照“两廊一带”发展规划,扩大“封开油栗”种植面积,今年新增2.2万亩。15万亩麻竹生长形势喜人,台湾客商正式成立了封开东荣公司,并上马建设麻竹加工厂,目前正以每市斤1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竹笋。麒麟李、黄烟、莲都羊等其他品牌农业也发展较快,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子。
打好岭南文化牌——挖掘经济亮点封开充分发挥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岭南最早的人类繁衍生息、岭南最早的的“首府”、广东粤语发祥地、岭南岭北交通要道和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点等历史文化优势,贯彻落实省市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名市部署,精心打好“岭南文化牌”,围绕打造“岭南古都,山水名城”品牌,制定了建设“岭南文化强县”发展战略,一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正在进行,以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为重点的八大景区建设工程正加紧实施。加强与省政府参事室、中山大学、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等合作,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岭南文化特别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古人类——“封开人”、“粤语的发源地”、最早的“岭南首府”、“海陆丝绸之路最早的对接点”等研究成果进一步确认并向中外公布。
目前八大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逐步推进,如“天下第一石”景区经过前两期工程建设和文化内涵的注入已初步具备了接待游客的条件;标志封开岭南文化的“广信文化园”建设序幕已全面拉开;“广东小桂林”龙山景区正不断完善;状元草堂、黑石顶自然保护区、贺江等开发建设正在加紧谋划。此外,以“天下第一石”——大斑石为主题,将封开全县特有的地质地貌景观进行整合,实施综合保护开发的“大斑石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也在顺利推进。
打好招商引资牌——形成积聚效应今年以来,封开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制,创新招商方法,形成“人人都是招商者,个个都是服务员”的浓厚氛围,再掀封开招商引资热潮。在招商引资的策略上,实行“三个不足三个补”,即地利不足让利补、资源不足资金补、条件不足服务补。把握省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的有利时机,打“两广”牌和“水运”牌,以情引商,以商引商,初步形成了“积聚效应”,吸引了一大批外地客商。今年1——6月,全县吸引外资(民资)合同金额3.8亿美元,占年任务65.5%。全国最大的打火机企业百得集团、著名的水泥集团享得利公司等一批大企业投资落户封开,一批珠三角客商参与县城河南新区开发,香港、台湾、珠三角商家投资发展杏花鸡、封开油栗、速生丰产林、水果和蔬菜等种养业等。近日,封开又与港商林克伦先生签订了投资5000万元开办华伦毛绒玩具厂项目。该项目首期占地70亩,工厂建成后安排就业工3000多人,年产值达3亿元。如该项目顺利实施,客商将把总部搬到封开。
打好强化管理牌——落实制度责任该县为了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建立了县级领导、部门领导和乡镇领导三个层级责任制,对县直部门和乡镇实行百分制岗位目标考核,形成了级级有责任、人人有分工、件件有人专抓的局面。尤其是启动了工作专责制和承办制。县领导班子每人负责一个项目,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领导小组和专责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对某一项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门发出具体工作“承办书”,落实到某一个人负责专抓,限期完成。广信文化园、旅游发展规划、谷圩石材基地、岭南文化发祥地论坛等专项工作都落实了承办制,工作进展快,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