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资源介绍

2005-01-18
阅读次数:5138
阅读字体 【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跨北纬30°05′-30°36ˊ,东经110°05ˊ-111°36ˊ之间,属江汉平原向鄂西南山区的过渡地带,是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东北隔长江与枝江市相望,东南与荆州松滋市相邻,西南和西部与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接壤。从市府陆城溯长江而上至宜昌市府所在地45公里,沿长江而下至湖北省省会武汉市665公里。

    宜都市的交通位置得天独厚。宜都市位于武陵山余脉和巫山余脉交错地带,背靠鄂西腹地,面对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冲要。万里长江自三峡出口——荆门山夺峡而出,骤然宽阔,浩浩荡荡,流经市域46公里;八百里清江穿山越岭,奔腾而来,境内流长41公里,在市府所在地陆城与长江汇合,形成径渭分明的清清浊浊的自然景观和富庶肥沃的小流域三角洲。宜都市是鄂西南地区的主要门户,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水陆交通枢纽之一,素来就有“楚蜀咽喉”、“荆宜要冲”、“鄂西门户”和“三峡门城”之美誉。市西雄踞江南的荆门山与江北的虎牙山对峙,是长江出三峡后的最后一道峡关,古时候为楚国西方的门户。

    宜都市处在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结合部,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适宜多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生物群落复杂多样。在气候和生物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

    宜都市地当中纬度、低纬度的交接地带,全境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的影响,各地气候差异较大。

    冬暖夏热 无霜期长  宜都市气候比较温暖,全年平均气温达17.6℃。七月平均气温28.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8℃。一月平均气温4.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3.8℃。春秋两季较长,夏冬两季较短。全年≥10℃活动积温为5354.4℃,无霜期273天(3月初――12月初)左右。该市气温随各地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0.84℃;无霜期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延长。

    雨量充沛 夏多冬少  宜都市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达1350毫米。由于受冬夏季风进退变化的影响,该市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42%。春夏之交,梅雨期(6月中旬――7月上旬)到来,雨量最为丰富。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控制,降水量少,仅占年降水量的7%。宜都市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降水丰歉年差值达到1018毫米。由于各地海拔不同,地形错综复杂,降水在地域分布上也迥然有别。沿渔洋河、九道河直抵长江南岸,为该市多雨区,年降水量达1400――1500毫米,山区西南一角高达1500――1600毫米,是宜都市的雨极。

    生物种类及分布  按生物种类统计,宜都市共有动植物种类918种,其中森林群体数量大,分布广,有44科192种。该市地带性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海拔高低的不同,常绿阔叶林与大面积的落叶阔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森林类型有青冈栎林;白栎、栓皮栎林;马尾松林;马尾松疏矮林;马尾松人工林;杉木林;柏木林;楠竹林;金竹、桂竹、竹类林;乌桕、油桐林。从垂直分布和地区分布情况看,青冈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王家畈乡大沟一带;杉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500-800米的王家畈乡古水坪一带;金竹、桂竹、竹类林主要分布在的王家畈乡白马溪、红花套镇大溪、五眼泉乡石门一带;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王家畈、潘家湾乡的高丘、低山地带;白栎、栓皮栎林、马尾松疏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枝城、姚家店、红花套等乡镇的丘冈地带;柏木林主要分布在红花套镇大溪、鄢家沱一带石灰岩的钙质土上;楠竹林主要分布在枝城镇的石马冲和松木坪镇的茶园寺一带。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