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全球生态环境、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森林资源的消长备受世界各国人民关注。
联合国粮农组织非常重视世界森林资源的消长,共组织了7次世界森林资源调查,于1995年公布了第7次世界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就179个国家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于1997年又公布了《世界森林状况》报告,评估了世界森林资源消长、林产品状况及发展趋势。这些评估对国际有关森林问题的讲座对改善森林保护和森林生态环境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研究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5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4.54亿公顷,其中发达国家为14.93亿公顷,占43.2%;发展中国家为19.61亿公顷,占 56.8%。就国家而言,俄罗斯联邦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占22.1%;其次是巴西,占15.9%;第3位是加拿大,占 7.1%;第4位是美国,占6.2%;第5位是中国,占3.9%。上述5国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55.2%。世界人均森林而积为0.6公顷,其中发达国家的为1.1公顷;发展中国家的为0.5公顷。现在,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1公顷,排列在世界第120位。
1995年世界森林覆盖率为26.6%,其中发达国家为27%;发展中国家为26%。苏里南和圭亚那森林覆盖率为最高,均达94.4%。其次是法属圭亚那,为90.6%。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芬兰、瑞典、印度尼西精致等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均在40%以上。而中国森林覆盖率现为13.92%,排列在世界第123位,仍属少林国家。
现在,世界森林蓄积量为3837.27亿立方米,占42.6%;发展中国家为2202.76亿立方米,占57.4%。俄罗斯联邦森林蓄积量为807亿立方米,居世界之首。其次是巴西,为650.88亿立方米。第三位是加拿大,第4位是美国,分别为286.71亿立方米和247.30亿立方米。中国为117.85亿立方米,列为第7位。世界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14立方米,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差甚大,分别为122立方米和55立方米。就国家而言,法属圭亚那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高居各国之首,高达274立方米。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巴西、瑞典等国均在100立方米以上。而中国为96立方米。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7次森林资源调查时,首次对森林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和评估。世界森林生物量为4404.79 亿吨,其中发达国家为1125.98亿吨,占25.6%;发展中国家为3278.82 亿吨,占74.4%。巴西森林生物量高达1060.53 亿吨,居世界之首。第2位是俄罗斯联邦,为503.02亿吨。中国为160.09亿吨,列世界第8位。
如按平均每公顷森林生物量计算,法属圭亚那为最多,达313吨。第2位是加蓬。第3位是刚果。中国平均每公顷森林生物量175吨,列世界第14位。
世界森林资源总的发展趋势仍在减少。但就不同类型国家而言,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即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资源呈减少趋势,而发达国家则吐增加的趋势。
1980年-1995年,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约1.8亿公顷,平均每年减少了1200万公顷森林。在这1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损失了近2亿公顷天然林,而发达国家的林木约增加了2000万公顷。而1990年-1995年,世界森林资源减少了5630万公顷,同期发展中国家减少了6510万公顷,而发达国家这时期却增长了880万公顷。发展中国每年损失森林面积为1302万公顷,每年毁林率为0.65%,亚洲和大洋洲热带国家的毁林率最高,达0.98%。就国家而言,巴西森林资源破坏得最为严重,毁林率高达5%。预测,21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资源仍将呈减少的趋势,而发达国家森林资源,除日本、美国外,仍将是增长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