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产业新闻週一报导,广东省政府釐订石化工业发展计画,积极招徕外资前往投资设厂,目前普受全球石化业界注目。广东省为电机、精密机器等工厂的密集区,对零件等原材料的需求旺盛,但供应能力不足,是所谓的「石化空白地带」。不过,在外资眷顾下,广东省正朝向综合性制造业的密集地迈进。
报导指出,广东省大亚湾,昔日风光明媚的渔村风景已完全改变,如今正蜕变成一大石化基地。皇家荷兰蚬壳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合资整厂设备,计画自明年初起年产八十万吨乙烯、五十六万吨苯乙烯与二十五万吨氧化丙烯。
与此同时,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也将投入一六○亿人民币,设置炼油厂,一年的精炼能力为一千二百万吨,自二○○八年起向与蚬壳合资的石化厂提供精炼原料。
设在广东省惠州的日本三菱嫘萦子公司「惠州惠菱化成公司」也预定自明年年中起量产MMA单体(液晶显示器不可或缺的原料),而其原料将自蚬壳采购。
以电机、精密机器等装配型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广东省,向全球输出手机、电脑、影印机、家电等各色各样的产品,然而其本身原材料的供应能力极为脆弱。
广东省政府最近完成「石化工业二○○五年至二○一○年发展规则」也有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提出检讨,指出「石化产品的需求庞大,但产能完全不足。乙烯、汎用树脂的自给率不过二○%。」
广东省决定今后五年投入一千八百亿人民币,以大亚湾为核心,新设或增设精炼设备、乙烯整厂设备。例如日本东曹已在广州南沙地区著手兴建PVC树脂厂。年产二十二万吨的新设备将在明年完工。在佛山市,帝人与杜邦的合资工厂引进了制造聚脂薄膜生产线,将生产六微米极薄薄膜,年产能为一万七千吨,为全球最大的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