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徽州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构筑茶叶、林竹、商品菜等优势产业带。在山区,着力发展名优茶、毛竹、绿竹、油茶和贡菊;在畈区,着力发展高效蔬菜、畜牧水产业、花卉盆景苗木。经过努力,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建立竹林基地8.3万亩、有机茶基地8155亩、贡菊基地1300亩、蔬菜基地1.6万亩、盆景苗木基地1500亩;此外,还有养蜂基地和外三元猪繁育基地。
该区通过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以促农增收。该区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入户“583”行动,建立优质粮塑盘抛秧项目区4个,面积3万亩;建立科技示范户500个,示范带动2500户,适用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引进无性系良种茶树扩繁,发展良种茶园200亩。同时,采取“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滚动开发”的方式,完成了坤沙、新力、朱坊、丰南、丰北、呈坎六个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3万余亩,节本增收效益达600万元以上。加强了技术指导。组建科技讲师团,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各项科技培训班86期,受训万人次以上。实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派出4名企业特派员,深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该区另一促农增收渠道。一是茶叶加工业实力大大增强。今年漕溪茶厂、光明茶厂、天然名优茶开发公司、黄山毛峰茶厂、洪通土特产公司等企业年加工茶叶654吨,产值6000万元;二是蔬菜加工企业迅速发展。丰乐罐头、徽州安凯运销公司、绿野食品、五岳食品、绿生食品、华萃食品等六家企业年加工、运销产品1.21万吨,产值3800万元;三是畜禽产品加工体系初步构建。众望工贸、笑傲屠宰场2家企业拥有年养殖生猪1.2万头、出栏8000头的能力,宏星绿色实业公司年加工野鸭10万只,生产蜂产品10吨;四是粮食加工业异军突起。徽州小雅粮油贸易公司年加工大米3万吨、面5000吨,成为我区首家省级粮食龙头企业;五是林竹加工业悄然兴起。徽州林化厂加工松脂,年产值达700万元;徽州雕刻研究所、竹编工艺厂生产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最近,该区又引进两个竹制品生产加工企业———邦博竹业项目和金泰竹胶板生产项目,这样,既解决了竹的销售问题,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