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的手工作坊利用废旧轮胎用土法炼油,不仅能耗高、资源浪费大,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甚至危及人体健康,因此早被国家明令禁止。10日,记者根据读者报料,在大余县南安镇发现了一个已投产数年之久,利用废旧汽车轮胎土法炼油的无证加工厂。
报料:村民闻了四年多恶臭味
10日上午,大余县南安镇新华村一村民向记者报料,称该村有一家利用废旧轮胎的加工炼油厂存在数年之久,炼油产生的滚滚黑烟日夜肆虐,废水、废渣随意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周围村民叫苦不迭。
10日11时,记者立即赶到大余县南安镇新华村十里迳路边的这家名为“大余县新兴焦油厂”。记者老远就看到厂区内的烟囱中冒着十多米高的滚滚浓烟,还迎面扑来阵阵恶臭味。路过的一位行人告诉记者,每次走到这里,都会感到胸闷、气短,令人作呕。
记者在加工现场看到,所谓的“厂区”就是由成堆废旧轮胎、油迹斑斑的油桶和几个简陋的小棚等构成,看不到规范的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只有加工废旧轮胎时所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未经严格处理便直接排放的废水,格外引人注目。
在一个窑炉前,炉火正旺,一名工人正对着上面的土制锅炉加热,炼制出来的油就顺着一根塑料管源源不断地流入一个锈迹斑斑的油罐。现场气味刺鼻呛人。一个全身油污的工人正在向窑炉内加煤。见记者过来,他马上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记者,并称不要随便乱看,有什么事直接找老板。
据附近村民介绍,该炼油厂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生产,到现在已有4年多的时间。新华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对记者说,去年,炼油量大时,连附近的树木都成片死去,废水流经的地方连草都会死。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厂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章江,直接影响到居民用水的安全。
环保局:炼油厂属无证生产
10日中午,记者来到大余县环保局。该局一位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大余县新兴焦油厂”属于无证生产,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原先这个厂在审批时的主要产品是松香油,其主要原料是松脂、松根油等,办理了相应手续。”这位工作人员说,“可后来,这个厂却擅自改变生产产品,目前该局已下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据了解,大余县人民政府曾明确规定,将大余新兴焦油厂纳入重点整治对象之一,其整治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将其废水达标排放,并执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验收,整治完毕时间是2005年9月20日。该厂为何至今仍在违规生产呢?对此,该局有关人员称,可能是该厂存在资金上的困难没有执行。
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表示,环保局并没有执法权,只能要求该厂进行限期整改。如果3个月后限期整改不到位,县政府可以向该厂下达限期整治、要求其关停治理、搬迁的通知。而据记者了解,大余县新兴焦油厂是该县一个招商引资企业,该厂与广东南雄交界。
调查:废水直接流入章江
记者沿着从新兴焦油厂排放的污水口出发,发现污水一直沿着新华村,再途经梅山村、新安村,一直流到县城的章江河段。
据了解,燃烧轮胎所产生的气体含有硫、碳黑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橡胶粉末及油渍经雨水冲刷流进河里会对水质造成影响。
采访结束时,该局有关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大余县新兴焦油厂的责令改正通知书,时间是今年7月31日,其中写到该厂在生产过程中,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废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并要求该厂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按照环保部门要求立即进行整改,确保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