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镇,工业化的道路如何走?华兰乡的做法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把华兰乡建设成为原料蔗、林产林化产业原料、木薯原料三大工业原料基地。
近几年来,上思县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制糖业已成为全县工业最大的支柱产业,需要的原料蔗一年比一年多。华兰乡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种植优质、高产、高糖的台糖系列原料蔗,全乡甘蔗生产连年取得大发展。2001/2002年榨季全乡原料蔗生产仅为6.4万吨,到了2005/2006年榨季全乡进厂原料蔗达到12.32万吨,实现了农民增收,制糖公司增利,财政增长。2006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到3.2万亩,预计原料蔗产量将达到16万吨。
林化工业现在已是上思县的另一个支柱产业。华兰乡把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与发展林业结合起来,2002年以来全乡退耕还林面积累计达2.3万亩,其中种植速生丰产林1.75万亩,轮伐期内可输送木材原料10万多立方米。目前华兰乡森林面积达4819.4公顷,年产木材5000多立方米。华兰乡着眼于这些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个松香加工厂和一个木器厂,林产林化工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近两年,入厂加工松脂年均6000多吨,加工木材2000多立方米,实现利税400多万元。
通过招商引资,上思县引进的富三藏淀粉厂今年初投产,需要大量的木薯作原料。二三年前淀粉厂刚落户时,华兰乡就瞄准了这一市场需求,乡党委、政府充分发动群众利用低产蔗地改种木薯,2006年全乡完成木薯种植3500亩,预计产量达到7500吨左右。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打造原料蔗、林产林化产业原料、木薯原料三大工业原料基地,现在,华兰乡工农产业互动发展,正逐步走上农业产业化道路。 (记者 张世文)
【推荐给: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