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的依安县,今年又高标准完成了新农村绿化和春季造林任务。截至四月末,该县共完成新农村绿化和春季造林面积2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1万亩、新绿化面积5000亩、荒山荒地造林5000亩。
在春季林业生产中,依安县在“早”字上做文章,超前运作,科学规划,确保全年造林计划的落实。早在去年7月,该县就对今年造林重点项目和造林地块进行科学规划,并坚持“造林先整地,不整地不造林”的原则,在去年秋季对今年造林用地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整地,一次性整地面积达10000亩。在此基础上,他们于今年1月份对三北工程用苗实行公开招标,3月中旬对新农村绿化苗木一次性集中采购完毕,不仅节约苗木款60多万元,而且保证了苗木质量和数量,为顺利启动造林绿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个县突出重点,把造林绿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作为今年造林绿化第一项工程。他们高标准完成新农村建设绿化21个村,36个自然屯,绿化面积达5000亩,形成了以新兴乡东南村、中心镇建设村等示范村为代表的“环屯松花银中杨,白色路面树四行,两行树间人行道,庭院果树绿篱墙,坑塘弃地园林景,绿美香彩新农庄”的依安模式。此外,该县还突出“三北”四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林业建设“三元”结构两项重点,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全县绿化县乡村公路56公里、面积1800亩。这个县还充分利用国家林业政策,促进林业生产向巩固完善防护林、加快发展商品林、积极引导保障林的“三元结构”发展。该县富饶乡富饶村发动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非林地营造生活保障林400多亩,既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农民老有所养提供了保障。同时,该县本着宜杨则杨、宜柳则柳的原则,突出废弃地造林,坚持变废为宝。中心镇翻身村抓住村舍和小学新建的契机,在两个院舍周围废弃地和荒地建造成一个小型公园,面积80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新兴乡东南村利用村头40亩荒坑和废弃地,建造了独具特色的“丁香园”和休闲广场,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依安县还坚持做到严格规范、把握标准,确保了造林绿化质量。在新农村绿化树种选择和设计上,村屯周围全部栽植云杉、樟子松等常绿树种和无絮银中杨、垂柳及花灌木,苗木直径都在3厘米以上,按针叶、阔叶、乔灌混交方式,以此美化景观、完善村屯防护林。在防护林建设上,他们对农田、草原农牧防护林按照500米网格,进行联网补带,对境内乌裕尔河、双阳河及36条大沟综合治理,建设起纵贯东西的两条防风固沙屏障。在生产标准上,他们做到严把“四关”,既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栽植后统一验收,切实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他们落实管护责任,每个村屯、地块、街道,甚至每株树木都有专人管理,确保了造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