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上旬开始至8月间,在吉林省东部山区,每天都有上万人携带着几千盏诱捕灯,捕捉栗山害虫天牛;集安市大路镇居民鞠国双夫妇,仅6天就捕捉害虫52公斤,由于政府有偿收购,鞠国双夫妇为此收入2080元。这次大规模用诱捕灯捕捉栗山害虫天牛,是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开展的救灾突击行动。
栗山天牛是专门危害柞树的蛀干害虫,可在柞树内部钻蛀3年之久。近年来,通化、吉林、辽源地区和白山地区靖宇县、四平地区伊通县均有灾害性分布,造成树林质量下降。今年是3年一遇的栗山天牛成虫羽化高峰年,也是对其进行防治的最佳时期。舒兰市根据虫害分布范围广、地形复杂、作业条件差的情况,把成虫收购价格由每公斤80元提高到140元;蛟河市从8月2日起,按害虫头数收购,每只定价0.5元,这些优惠政策让参与救灾的广大群众尝到了甜头。
吉林省有关地区以政府名义发布公告,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板报、传单等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共发放政府公告2万份、宣传单29.5万份,还采用播放人工捕捉栗山天牛专题片、展览栗山天牛成虫识别图片、利用农村集市设置咨询服务台等方式,提高群众的科技知识水平,推广了生物灭虫的先进技术,也激发了群众参与突击行动的积极性。在害虫羽化高峰期间,采取灯诱人工捕捉的方法灭杀林业害虫,无污染、无公害、见效快。通过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灭虫救灾,让农民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生态保护意识,从而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近1个月来,吉林省出动捕捉人员13.95万人(次),出动包括摩托车在内的各种车辆5.18万台(次),现已捕杀天牛成虫825.36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