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黄宪认为,此次降息体现了管理层三种信号,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是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一,治理通货膨胀取得成效,通胀预期被打消。前一段时间,管理层为治理通货膨胀,药下得比较猛。为控制通胀,整体经济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增速放缓,活力降低
。在美元低利率环境中,中国的高利率相当于是独自为防止全球经济衰退买单。现在国际石油价格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通胀压力,前段高企的生产资料价格回落。通胀受到有效遏制,通胀预期明显降低,管理层审时度势,选择了降息。
第二,引领经济重回均衡增长轨道。前期的从紧货币政策,部分牺牲了经济的均衡增长,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进出口企业影响甚巨。此前央行也曾要求专门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此次利率也属结构性调整,较大幅度降低半年、一年期基准利率,而长期利率降幅微小,管理层意在对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减负,缓解其流动资金压力,而对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有所限制。
第三,降息举措也暗示了管理层对美国经济的看法。面临次贷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强力救助措施,防止出现系统性危机。随着国际油价快速回落,对全球经济回暖有帮助作用,美国经济也有可能复苏。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依赖性很强。此番降息,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管理层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有所改观。
这次降息,是否意味着我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出现拐点?黄宪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判断。降息更多是管理层释放的一个信号,等待各市场主体的反应。降息会导致企业成本降低,是经济大局的直接利好,如果国内经济环境持续平稳,而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风险完全释放,经济不会出现全面衰退,将会和中国经济产生良好互动,届时货币政策将从从紧步入适度从紧,金融环境将较以前相对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