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来说,有两件事情让他们感到欣慰:一是我国出口税收政策连续微调;二是在日前召开的2008年全国财政系统关税工作会议暨2009年关税调整方案地方预备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表示,做好新时期关税工作,要努力做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
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对于这些迹象,许多陷于困境的出口企业似乎看到了一丝光明。“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让企业有了喘息之机,看来出口企业的春天将再次来临。”一位出口企业的老总表示出了足够的乐观态度。
然而,这种乐观态度却遭到了专家的批评。长期研究出口政策的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张斌认为,当前对轻工、纺织等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仅是出口税收的一次微调,其目的是缓解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的过度冲击。
张斌指出,今年以来,外需下降、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提高等负面因素影响了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而这些外向型行业中,很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通过重新给予这些行业出口退税的支持,不仅能够给这些行业一个转型的时间,还能够起到稳定就业的作用。
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也曾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呈恶化趋势,特别是在金融、粮食、石油、多哈回合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变为不利因素。
专家表示,在此形势下,应充分运用关税这一重要经济杠杆和政策工具,切实在维护国家主权权益、促进公平贸易环境、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自1985年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对如此众多的出口商品(1500种)退税机制进行改革尚属首次,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大幅度调高出口退税水平的背景下,更显示出了国家有关部门要改变以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的决心。
因此,张斌提出,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减少短缺能源产品及消耗量大的能源产品出口的政策,将是我国政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方向,当前出口退税政策的微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转型趋势。
而此前取消出口退税实际上也并不是压倒这些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的提高,这些低附加值的行业势必面临转型”。张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