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保障力量

中国网
2008-10-31
阅读次数:2697
阅读字体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晚间抵达俄罗斯之后,对中国驻俄使馆人员发表讲话,他指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适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并且将坚决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 “中国的内需,是外国不具备的,因此我常讲,我说我们的回旋余地大。”

      的确,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和美国非常不同。美国是一个靠内需拉动的国家,居民低储蓄率和高消费率,而其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又来自进口,这些支撑了美国经济。但中国不同,中国是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是出口和投资支撑了经济增长。这样,在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美国只能通过减少消费商品或服务渡过难关;但中国则可以靠刺激内需达到保经济增长之目的。这是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的内需是外国不具备的”的原因所在。

      消费——这根短板,真是旦夕祸福。长期以来,靠出口和投资带动的结构不合理的经济增长,为人诟病。相比出口和投资,消费一直是个短板。为此,中国在抑制投资、刺激消费方面进行了努力。特别是去冬今春,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中国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限制,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降温;但在刺激消费方面,因为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不够完善,造成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愿消费,消费不足始终没有太大改观。但现在,短板优势出现。
在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靠外需——出口为主的经济难免会受到影响。出口锐减,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不合理之处——消费这根短板,就为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提供了一个机会;而鼓励固定资产投资,由原来的降温到现在的加热,也成了必然选择。 

      在投资方面,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正如温家宝所说,“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包括我们的铁路,新开通的京沪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加快进度,最近我们在新疆又开了几条铁路新线,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最近国务院决定要加快进度,原定三年要基本实现的灾区重建目标,要花一万亿,我们可以推进让它提前实现。”政府开始为投资加热。

      而在投资之外,则是刺激消费。刺激消费,可以消化因出口受挫的国内商品和服务,避免因出口减少带个企业的致命打击。为此,29日,央行决定再次降息,存贷款利率再下调0.27个百分点。而这是央行一个半月内三次降息,不仅历史罕见,而且专家认为“为刺激经济增长可能还降”,显然,这是国家货币政策刺激内需的信号。

      但应该看到,民间消费不足,关键在于社会保障不足。在社会保障上,中国“欠账”太多,以至于民众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刺激消费也提了好多年,但消费一直没有上去。显然,这不是用货币政策就能刺激出效果的。还必须完善社会保障。温家宝说,“要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使大家敢于花钱继续消费”。这个后顾之忧,只有靠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不仅是刺激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家需要,也是偿还社保欠账的国家责任。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