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的前三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已经被央行调低了153个基点;在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上,人民币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连续三天跌停。外界猜测认为,人民币贬值很可能成为中央政府用来保证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既然用人民币贬值的手段来促进出口,那么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这对出口的提升作用有多大?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意见认为,如果站在国与国的竞争角度来看,中国除了与国外打价格战之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的长处,价格战可能恰恰就是中国的优势。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用人民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的方法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目前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都已经陷入衰退,而且可能是二战之后最严重的一场衰退,而这些经济体占中国的出口比重在一半以上;从微观角度来说,美欧的普通民众家庭也处于减少负债的“去杠杆化”过程之中,再加上银行的信贷紧缩,这种压缩消费的力量并不是能用“中国制造”降价两三块钱就能弥补得了的。
在目前欧美日进口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不要指望人民币贬值会成为拯救出口的灵丹妙药。中央政府近期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目标,但事实上,不遗余力支持出口的政策并不益于扩内需和调结构,人民币贬值方法更可能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