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经济学家把脉中国经济

新浪财经
2009-02-19
阅读次数:2751
阅读字体 【

       2月16日下午,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9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与新浪财经的对话中,与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当前还谈不上真正的复苏,国家投资短期内可以拉动GDP增长,但是如果内需和消费不能真正启动,市场机制的改革没有完成,很可能面临经济“W”型发展的模式,在国家拉动经济增长之后再度下行。
       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他很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大上大下的W型结构。如果主要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带来的是资本收入的增加,对启动消费和需求作用不是很大。因此,不要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4万亿上面,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靠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增加就业,充分就业使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加,提高效率使专业人员的收入增加,这样在一次分配当中就增加了消费和需求。 
       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当前的措施是打了一记麻药,根本问题还是机制的改革,仍旧需要动手术。因此,当前一方面要救急保持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改革。
       经济学家魏杰分析到: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6月份之后有些产业,例如钢材、水泥等重化工业可能开始回暖,6月份到年底之间可能是个缓慢恢复的过程,不同的产业,恢复的早晚会不同,地区之间的恢复也会不平衡。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要想启动消费,就要先着手建立覆盖全民的保障体系。应更注重对教育、保障等的软性投资,而非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性投资。
       经济学家汤敏认为:政府一开始4万亿砸进去,是能够带动GDP的增长,但是如果没有民间投资的跟进,仅限于政府的投资的话,这个浪头一过,中国经济可能又会下去。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带动民间的投资,可以启动为中小企业缓税等一些列的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经济学家夏斌表示,在去年11月份他就曾预测到今年第一、二季度中国经济可能不好,第三、四季度可能会见好。因此第一、第二季度股市就可能买预期,会见好。但是,很多改革不到位,当前的强心针打下去,到了明年仍然会有很大的压力。因此,继续深化改革,仍旧是长远来看的关键点。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