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国博弈全球变暖 中国彰显诚意拒绝忽悠
6月3日消息,在日前举行的“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表示,在已安排的第三批中央投资700亿元中,有259亿元专门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继续坚持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
当今世界的现实格局,注定使减缓全球变暖这个关乎地球家园未来命运的严肃课题,无可避免地被掺入政治博弈因素。近年来,面对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各种环保议题,在西方设置的“中国威胁论”话语体系中之分量日益加大。
2. 农行:农行90%客户是中小企业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表示,农行90%客户是中小企业,农业银行是全国最大的中小企业工厂。“到今年5月底,中小企业贷款增加2400多亿,占全行贷款增加将近50%,已经比年初决定的增长计划超过两倍多。”针对农村市场,张云表示,农行有单独的信贷准入条件、单独的信贷审批程序、信贷审批的授权、单独的资源配置体系、单独考核评价体系、单独的风险管理体制。“通过单独的管理体现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同时也能对中小企业经营他的特点、风险拨备、个性化需求予以满足,最终要把城乡市场通过农业银行把它统一起来,建立一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系统化平台。”
3. 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重要共识积极成果
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7日在东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共同主持对话。双方重点围绕经济金融形势、贸易投资合作、环境能源合作、地区及国际经济问题等四大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王岐山在会议上发表了主旨讲话。王岐山就加强双方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抓紧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去年胡锦涛主席访日期间,两国确定了70项务实交流合作项目,其中大部分涉及经贸合作。目前这些合作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希望双方以本次对话为契机,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继续推动这些项目的落实。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两国合作的重点领域,希望双方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二)促进本国及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中日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经济体,需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切实扩大内需,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并继续以负责任的态度,加强地区和国际合作。(三)开创中日经贸关系新局面。中日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双方应牢牢把握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方向,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挖掘合作潜力,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
4. 中国今年有望为中小企业担保6000亿元贷款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六日在此间说,中国官方将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据悉,中央财政今年拿了十亿元人民币,建立了三百多个担保机构,迄今为止已提供了二千五百多亿元的贷款。李毅中是在今天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大型国际论坛上说这番话的。他表示“有信心今年能够为中小企业担保六千亿元人民币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