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信贷、通胀率等指标还会延续8月份强于市场预期的走势吗? 9月主要宏观数据将在10月22日前后陆续发布,眼下,各机构已开始关注并发出声音。从近期各家机构的预判来看,9月宏观经济数据或继续走强,呈现“经济增长继续向好,物价探底回升”的总体态势。多数机构据此认为,第四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以稳为主。
信贷:实质性紧缩不会出现
8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尤其新增贷款规模超4100亿元,缓解了市场对信贷增速放缓的负面影响的担忧。那么9月流动性还会延续宽松吗?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刺激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至少还可持续两个季度,实质性紧缩—即强制信贷限额,至少在未来三个季度内不会出现。由于银行按季考核导致季末贷款冲规模,9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可能高于8月,目前市场上最乐观的预测在5000亿元左右。数位受访专家认为,虽然央行提出动态微调策略,但为了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政策应保持连续性,下半年贷款增长出现“急刹车”可能性不大。
通胀:须警惕潜在通胀风险
8月CPI、PPI尽管仍然延续双负走势,但降幅缩小、触底回升势头初步确立。各家机构认为,9月物价仍将继续探底回升。兴业银行分析报告认为,在经济稳步回升的背景下,物价将触底反弹,通胀预期愈发浓重,要对“潜在通胀风险保持警惕”。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表示,“近期通胀不会成为威胁,但价格走势通常滞后于需求回暖。由于去年的高基数效应,主要同比物价指数9月仍然为负。但我们预计到11月,CPI将转为正增长。这很有可能成为整体货币政策转变的重要催化剂。”
兴业证券分析师董先安建议,9月份物价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通缩趋势已被遏制,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零通胀与低通胀区间,此时,货币信贷宜保持平稳适度增长。